1)第427章 金榜题名争捉婿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7章金榜题名争捉婿

  旬休日,

  偷得浮生半日闲。

  最近太忙,想好好在家休息一下,结果学生们又来拜见。

  今日放榜。

  有武怀玉弟子之名的几个学生里,参加了今年科考的也就李义府和上官仪,虽然该投的行卷也投过了,该打的招呼也打了,而且武怀玉也很相信他们的才华,

  但两人明显还是很紧张。

  这是他们第一次科举,人生第一次总是不免紧张,尤其是对才十五岁的李义府来说。

  “都放轻松,我已经派人去尚书省,唱名放榜就会回来禀报的。”

  大唐的科举一年一次,今年仍是开六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秀才科考试最难,尤其是若考生成绩不行,还会追究推荐者,所以有时一年一个都录不了,最多的时候一年也就录三个。

  没点真材实料的,还真不敢报秀才科。

  除了这个比较特殊的秀才科,明经、进士两科含金量最高,隋朝时明经科分成四等,进士分两等,明经科取的就是通九经的经生,一般能通个三五经,基本上能中,但因为魏晋以来,经学传家,都是那些名门士族掌握了经学,所以明经科对于士族名门子弟来说,他们天生优势,比较好考,而普通学生通一二经都难。

  相对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倒是没有那么多经学上的限制,偏向策论诗赋等,这个就比较考文才。

  大唐立国以来,虽说明经科依然还是第一热门科,甚至明经甲等的,授官也比进士科的高,但不少举子现在还是已经慢慢倾向进士,因为考中进士,会让人觉得更有本事。

  上官仪和李义府都是考的进士科。

  “我昨天还见过杜正伦,”怀玉对二人微微一笑。

  两人明白其意,只是没出榜还是有点不放心。

  杜正伦是本次科举的主考官,他是吏部考功司的员外郎,一个从六品官,甚至都不是考功司的主官郎中。

  但隋唐以来,对于科举取士本就是补充,每年取的人也不多,甚至考试往往就是走个过场,名单早就在考试之前就定了的。

  所以派个从六品官主持,也就很正常了。

  杜正伦是隋朝秀才科出身,而且他三兄弟,都考中了隋朝的秀才,可谓是天下有名。

  不过杜正伦三兄弟的仕途一般,比不过隋朝时进士出身的房玄龄杜如晦他们。

  而且杜正伦出身洹水杜氏,跟京兆杜氏同出一祖,但支系较远,这就跟安陆许氏也出自高阳许氏一样。

  杜正伦兄弟三个考中秀才后,也一时风光,便曾经请求与京兆杜氏同谱,可高高在上的京兆杜氏却瞧不起他们,直接拒绝了。

  被杜氏拒绝的杜正伦兄弟,虽说心中怨恨,可没能得到京兆杜氏这样的门阀相助,他们的仕途也确实一般。他入唐后做过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后来进秦王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