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金榜题名争捉婿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文学馆。

  但并没能进十八学士之列,因为他不是学士。

  后来武怀玉向皇帝举荐了杜正伦,之后魏征也举荐他,皇帝特提为兵部员外郎,再转吏部考功员外郎。

  老杜也是那种知道感恩的人。

  当初他年轻气盛,一门三秀才,就直接上京兆杜氏,提出同谱联宗,可人家根本没把他们当回事,这些年沉浮,也让他明白,光有才华是不行的。

  就如来济来恒兄弟俩,武德末的进士,如今却也都是六品,还都是清要的东宫、秘书省职,来济兄弟朝中有人,秦琼是他们义父,武怀玉是他们义兄,武怀玉弄出来的京报,让来济主持,可是让他在皇帝面前露脸不少。

  武怀玉的举荐,他很感激,逢年过节也都会来拜访。

  这次武怀玉的弟子要科举,武怀玉也没清高,很直接的把两人的作品拿给他看,还引两人见过他,杜正伦当场出题,让他们作赋,李义府和上官仪都是提笔立成,又让两人拟诸杂文笔十余条,也都是立刻完成。

  杜正伦也是直叹两人高才。

  事后,杜正伦也是对武怀玉表示,他这两弟子这次肯定能中进士。

  唐代的举子,取得资格后,要先向吏部投省卷,也称公卷,再向权贵们投行卷,朝廷也允许公荐和通榜,就是直接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

  这种情况,公荐往往也成为私荐。

  甚至考试就完全沦为了过场,考前往往就已经出了名单,有的已经走通门路,但没本事的考生,则还会请枪手代自己考试。

  考试也没后世明清那么严格,不会关起来几天几夜,严格搜查什么的,就连考卷也是不糊名的。

  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

  大唐的科举录士,纯粹就是个小补充,相比起门荫入仕等所取数量,太微不足道了,从上到下,也没几个真正很在意。

  真正有门路的,其实也不用通过这渠道。

  这本身就是留给那些没落旧士族,以及庶族地主们的一个出仕机会,真正的门阀贵族,他们不需要这机会。

  主官考杜正伦,也根本决定不了能录取谁,他不过就是个主持考试,走程序的人。

  真正能决定的是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这些权臣,甚至如武怀玉都能内定几个名额。

  “喝茶,不急。”

  一壶茶还没喝完。

  宇文成都大步进来,“阿郎,喜报。”

  “吏部淡墨榜出来了,阿郎两位门生皆进士榜有名。”

  “泥金贴子呢,送到了没?”

  吏部出榜,以淡墨书写,故曰淡墨榜,然后再以泥金书贴通知。

  泥金贴就是正式的录取通知书。

  也称金花贴子、榜贴,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用的也是价格很贵的黄花笺,长五寸许,宽半之,洒以金娄,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贴,又书姓名于贴名。

  上官仪和李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