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治政黑山(九)定之方中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

  于正本人自没有那么好的文采,这却是他盗的《诗经》里夸赞卫文公的一首诗,名曰《定之方中》。因为很可能是卫文公晚年的赞诗,所以此刻他大胆地拿来用了,不会被人发现抄袭之虞。

  《定之方中》这诗,歌颂了卫文公姬辟疆迁都楚丘,营建宫室,务材训农,授方任能,使得卫国逐渐强盛之事,夸赞他是为中兴之君。

  于正此时借花谢佛,也是表达一种外交的善意。

  底下的家臣们还第一次知道,自家主君原来在诗歌一道也有所精通,连连称赞此诗的绝妙。

  更有人拍马屁说,“卫君于楚丘‘定之方中’,而主君于黑山也是‘定之方中’,主君的功绩可不比国君要差。”

  于正闻听此言,淡淡一笑,却是没有放在心上。

  六司皆汇报完毕后,他作了总结性发言,对着众人说道:

  “诸君这些时日辛苦了,如今我家各方面事业都蒸蒸日上,这离不开诸君的共同努力。正,在此感谢大家这一年的辛勤付出!”

  于正向着众人微微躬身行礼。

  众人忙回礼道:“全赖主君信赖,我等才有今天的士人荣光,今后定当为主家继续竭力奉公,死而后已。”

  于正微笑着点头表示认同众人的努力。又继续开口说道:

  “如今只有一事尚不能达到预期,还需要诸君一起参详下。关于铁的产量一直不能有所提高之事,不知诸位可有什么良方之策?”

  于正的话刚说完,左林便当先出来请罪。

  “主君,高炉炼铁每月倒是能出铁水千斤,然而锻打、铸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目前咱们的劳力十分紧缺,臣……”

  左林小心地诉着苦,额头上冷汗直冒。

  计察作为文官之首,此时也出列帮他分说道:“是啊,主君。采矿、运输,以及对铁矿石进行彻底的粉碎,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壮劳力,营中调出一千二百人已是极限,实在是安排不过来了。”

  这一千二百人各有分工安排,四百人负责采矿,一百人负责运输搬卸,两百人负责粉碎,一百人负责高炉炼铁,三百人负责锻打,剩余一百多人则负责最后的铸造工作。

  “寨中壮妇可有闲余?”于正又问道。

  众人皆是摇头。黑山的妇女虽多,但是家中活计也多啊。

  农忙时,她们既要照顾家中的田地,又要照顾家中的小孩。等冬日空闲了,也还要缝缝补补,织个布啥的。特别是北方天气寒冷,冬天家里总要烤火吧,所以这砍材又成为了她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所以计察觉得自己主君把主意打到她们的身上,实在是有些打错了,他一一做了汇报。并且还举了“寨中多数家庭每日只开火一次”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情况的严重性。

  原来,因为大家都实在是太忙了,所以许多家庭每天只愿做一顿晚饭,只是量会多做些。其它时候,则是吃剩饭做成的饭团,加以烤热食用,以此来节省做饭的时间。

  “这也不行啊,饭总是要好好吃的。”于正叹道。

  他心中思索着其它办法,想着后世是怎么解放劳动力的。别说,还真叫他理出了一些思路来。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