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治政黑山(五)寻煤寻铁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报司的人员很快就从山民的口中找到了“石涅”的存在,有些家里失了壮劳力的贫困人家,冬天取暖的时候就会来拣这些黑色的石头拿回家烧,火力很旺。

  至于为什么只是贫困人家才拣呢,因为这些黑色石头虽然可以烧火取暖,但也曾发生过拣石头回家之人,全家受到诅咒,睡梦中全部死去之事。所以,一般的山民即使苦一点,累一点,也都会砍伐林木作为烧火取暖的材料,而不是石涅。

  于正却没有那么大的顾忌,这点常识他还是有的,知道那是因为煤矿石没有经过提炼,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才导致的死亡,却根本不是什么诅咒。

  在山民的指引下,准确知道了石涅矿的具体位置后,于正便让计察立马安排人前去开采煤矿石。不会化学,没法去除一氧化碳也没关系,他打算在户外起几个高炉,在户外炼铁,如此就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了。

  虽然没亲身经历过那个大炼钢的时代,但是他从小生活的村上倒是还有这样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当然多年风化下,已是残破不堪,不过好歹是见过外形,知道长什么样。

  有了煤炭,就要寻找铁矿石了。

  来自后世的于正知道黑山附近,也就是后世的河北武安市,有一地方名叫矿山镇,就在巍巍太行山脚下。听其名字就知道,其地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铁矿最为有名。

  另外附近还有一地叫做峰峰矿区,乃是邯郸的一个市辖区,也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郭沫若曾有诗曰“武安铁矿峰峰煤“,说的就是这里的两种资源都很丰富。

  只是这两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后世叫做矿山镇和峰峰矿区,明显是大规模开采以后取的名,在这个时代叫什么还真不知道。山高林密的,具体位置无处可寻,只知道在巍巍太行山脚下,离武安和邯郸都不远。

  唯一比较明确的信息便是“邯郸”二字。因为“邯郸”作为地名,一直被后世沿用了三千年而不改,乃是非常非常特殊的特例,所以可以以此为坐标进行搜索,圈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邯郸城邑,肇起于殷商。商代建都于邢(邢台),迁都于殷(今安阳),邯郸便为畿辅之地,商末更曾在邯郸建过离宫别馆。

  以邯郸邑为坐标,于正赶紧加派人手,四处寻找。给出的信息是寻找一种红色或褐色的石头,找到就给于重赏奖励。结果一个多月过去了,情报司的勘察队仍没有任何好消息传来。

  一月一次的家臣会议上,心急如焚的于正难得地对着负责情报司的施展大发雷霆:“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们情报司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地探查。”

  施展受训,羞愧地低下了头颅,其余家臣也是大气不敢喘,没有加以劝诫。因为于正同样也给了他们协助勘探的任务,他们也是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也只有少年心性的左濮小声嘀咕了一句:“红色的石头是没看到,红色的河俺倒是见了一条?”

  一旁的父亲左林赶紧拉扯他的衣袖,提示他不得失礼,免得被主君迁怒,然而一切为时已晚。

  “你在嘀咕什么?”于正带着余怒突然问道。

  左濮只得出列又陈述了一遍刚才之语。

  “主君恕罪,小儿议事之时妄语,臣下必当多家管教。”

  左林赶忙跟着出列请罪,于正却根本没理他,只是继续对着左濮问道:

  “你是说见到了红色的河,河在哪里?”

  虽然是后世的文科生,但好歹也是学过化学的,知道铁元素丰富的河有时就会显现红色。而人的血为什么是是红色的呢?原因就是在于血红蛋白中含有三价铁离子。

  所以于正怀疑,也许在左濮看到的红河两岸就有一个铁矿也说不定。

  当然也只是怀疑,河水呈现红色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因为水土流失,导致水中混有红土颗粒等等,也会导致河水呈现暗红色。

  不过此时的太行山植被繁盛,应该不会有水土流失的问题吧?

  “你所说的这红河它在哪里?”于正带着几分急切的神色问道。

  “就是红龙寨背后的那条河呀!”左濮肯定的答道,“一下大雨,河水就变红了。”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