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落武者狩(六)评定计议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正借着后世的知识侃侃而谈,西门吉、计察二人毕竟只是小家贵族出身,一时还真被于正的见识给震住了:看不出来公子正虽不出邘邑,却对如今齐国的政局了如指掌。

  只听于正继续说道:“齐侯有燎庭招贤之举,凡有一技之长,皆有所用。宁戚本饭牛之人却用而执政,一时传为美谈,各国俊贤争相赴齐。

  这事于齐国自是大的幸事,但是对于我等而言,如今齐国百官各有其人。所以即便我真出仕齐国,估计也只能为一小吏,等待经年累月地慢慢升迁,此诚非我所愿尔。”

  于正身为穿越者知道接下来的几十年是春秋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几十年,齐桓、宋襄、晋文争相称霸。他不甘心只是从小吏做起,坐观天下大势变幻,所以齐国对他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那鲁国如何,鲁亦为东方大国,如今国君刚刚即位正是用人之际。”西门吉再次建言。

  于正脑海中略微回忆了下,《春秋》乃是鲁人所作,自然对鲁国事务记得最为详细,再说最近鲁国发生了件大事,成了后世的成语之一,因而于正这个语文老师自也有些印象。

  鲁国这几年却是发生了“鲁难”2,连续两位君主被杀,导致国政动荡。如今新君虽已即位,但这新继位的国君日后的谥号好像是“鲁僖公”,一听就不是个贤君。

  故而于正开口拒绝道:“鲁国有庆父之难,连杀二君。如今虽得齐国相助,庆父已去,鲁难将平,但毕竟国乱主少,往后国政想必将操持于权臣季友之手。而齐国对鲁又有定鲁之功,鲁国国内如今的亲齐势力大涨,只怕往后外事会由齐国掌控。

  如此内事外事皆不由自主的国君,又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呢。我去出仕鲁国,碍于鲁国大势恐怕也只得随波逐流,碌碌无为。”

  于正言之凿凿,西门吉、计察二人听了还真是那么回事,心中想道:如此,齐鲁两国果非出仕的明智之选。

  “可是那卫国……”计察见西门吉两次出言被驳,不再言语,只能自己迎难而上。他出声道:“可是那卫国已然亡了呀!虽然听说卫公子申已经在漕邑继位,可那不过是个……”计察顾及主家面子,特意将声音压低些许,“那不过是个草台班子。”

  计察的话所言的确不假,卫国凄惨的情况于正如何不知。如今卫国的全境都还在狄人的蹂躏之下,卫君继位的地方不过是借居曹卫边境的曹国边邑,所谓的宫室也不过是临时搭建的草庐,这就是所谓的“庐于曹”了。

  卫国的人口呢?本来随着一起出逃的卫人男女只有700余人,再加上而后迁移而来的部分共、藤两地之民,总共也才5000人。这就是如今整个卫国卫君治下的人口了,不足它国一个普通的大邑。

  于正闻言却是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