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侵攻复土(十四)等待援军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敢有所违背。

  于正自不同意这般极端严酷的做法,他用荣誉和理念改造军队,同样也能大大加强军队的组织度。

  但是,严酷的军法仍是必要的。后世的华夏历史上,名将如孙子、吴起、韩信、岳飞、戚继光等人,治军无一例外都是军纪严酷。

  于正照搬照抄,搬出了后世王朝的《七禁令五十四斩》之军法,用来约束军中。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此《七禁令五十四斩》军法,基本包括了军中的方方面面。小到平时如何行止,大到战时纪律,都有所规定。

  于正之前治军,难免有“恩过甚而威不足”之事,如今重定军法,便要恩威并重,将军队真正打磨成一支令行禁止的铁军。

  阵前整军,实在情非得已,好在浚邑城中的狄人已是一战丧胆,却是没有出城来找麻烦。双方如今都在等待各自援军的到来。

  于正整军完毕后,又从俘虏的千余仆从军中重新整编了一旅辅兵。毕竟他们原本就是卫人,加上连续数日的思想教育,倒是勉强可以一用。

  又将原军中的老兵调入辅兵营担任基层军官,日夜加以训练,以期尽快形成战力。

  至于其他俘虏,于正则又一次将他们交给了计察,让辎重营加以看管。对他们实行“劳动改造”,前去伐木凿石,制作各类攻城器械,什么投石车、云梯、冲车等等。

  于正要求他们尽快赶工完成这些器具,为接下来攻打浚邑城做准备。

  接下来,就看双方谁家的援军先到了。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