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落武者狩(五)士人家名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刚到手的布币呢,只是他不是个真的识数的,数了好久也没数过九,闻得于正等人不想再干的话语,想着这些天轻松到手的货币,惋惜地劝说道:

  “别啊,这些天咱们不是配合得挺好的嘛。虽然你们现在身上的兵甲都已齐备了,但是再有多余的也可以拿来卖钱嘛。我打听过了,市面上一柄寻常的青铜兵器可是要卖八十到一百布币呢,那是好多好多的粮食。”

  计察今日神射,对自己弩术也充满了信心,闻言也出言帮劝道:“是啊,公子,最多我们以后再稳妥一些,只引单个的甲士过来,不像今天这般凶险就是。”计察以为是今天之事过于凶险,让主家心中生了畏惧。

  于正转过身来双眼注视着计察,计察已经证明了自己对队伍的重要价值,不但能写会算而且射术不错。因而于正也不想失了他的心,却是神情肃穆地说道:“乡野之人追求重利,而我士族子弟则追求家名功业。你忘了我们出来的目的了吗?”

  计察闻言警醒,又看了眼神色清明的西门吉,两相比较下心中有些惭愧,赶忙出言道:“公子说的是,察被财货所迷,无状了。”

  西门吉、计察二人的身份和仆杨仆柳等人不同,他们是邘邑中真正士族家的孩子,虽然都不是家中的嫡长子,但平常也有家学,受过正统的士族教育。

  与国君有血缘关系的贵族叫做“公族”,与国君没有血缘关系,又世代为官的则叫“士族”。西门家是邘国世代相传的西门守将,而计家则是邘邑世代相传的主计,两家都是邘国有名望的士族之家。

  春秋时期,官僚体制采用的还是古老的“世官制”1。即官职由我爷爷那代传给我爸爸,由我爸爸再传给我,如此子孙相传。这是因为此时的教育也仅限在一家之中,家学是此时主要的受教育方式。知识被贵族们相互垄断,而且各家都敝帚自珍,严防死守。

  比如西门家的武艺和练兵法不会公开给别人,而计家的算学也是只限在男性家族成员中流传,严禁外授。这些家学是他们家族能够世代传承,连续得到当权者任用的重要保障,是族人们能真正赖以生存的知识。

  所以孔夫子有教无类,让教育惠及了更多人,才当得起万世之师的称号。

  计察及时悔悟,诚恳地向于正低头认错。于正作为主君自也要展现出胸襟加以笼络,他言道:“此次若非君能善射,成败还在两说,此番功劳评定,君当定为一等,还请在功劳册上为自己记上一笔,方便日后酬功。”

  从邘邑出发之前,于正就和众人定下了约定,自己往后御下将做到公正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为了能让大家更一目了然,他还特意从书房中拿来一卷空白的竹编册,于上用毛笔写上了“评定册”三字。

  这卷《评定册》上将记录众人日后的功绩,由于正亲自进行评定,而计察负责记录和保管。对仆隶们来说,于正已经明言,只要在评功册上达到一定功绩,他将赐予他们国人身份。对士族来说,这也是他们日后的晋身之资。

  见三人达成共识,特别是为首的这青年丝毫不为所动,郑人小孩智短嘴拙也就再说不出什么更诱人的话了,心情自也低落了下去。

  “如此,小兄弟,我们今日就此别过吧。”于正对着那小儿说道。虽然钱货对他来说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仕途。士农工商,这是往后两千多年都不曾改变的金字塔结构。

  而且从现实考虑,接连失踪了这么些人,附近甲士的数量几乎三去其一,再干下去,说不得就会被别人察觉。如今已积累了不少财货,若再成为了别人的猎物,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题外话】:注1: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贵族官吏因垄断教育文化而垄断了统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这就决定了只有贵族官吏家族才可能赋予统治才干,才是当官为政合适人选。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