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落武者狩(四)狐死首丘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

  “噗!”兵器入体三分,眼见也是不能活了。

  “啊……”

  那本已跪地就擒的甲士见自己两位同伴袍泽先后遭戮,物伤其类,更何况是昔日肝胆相照的同袍。他大受刺激,竟双手拿住架在他脖子上的兵器,猛地发力站了起来,不知哪来的大劲,将拿着兵器尾杆的几人都逼退了几步。

  好在于正三人此刻已解决了另两名甲士,见此及时赶到,戈矛加身,将其刺死。至此,这一场野岭中的小型战斗终于结束。

  野岭上忽地吹来一阵风,抖落许多秋叶,血腥味则被风吹得更浓了。落叶尚且归根,这三名清邑的甲士却死在了回乡的路上,再也回不去了。离清邑不过还有几十里的山路,却成为他们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不知他们的妻儿是否还在家中翘首企盼,不知家中小儿缺了父亲的教导,还能否为他们的家族捡起这份“士人”的荣耀。

  战斗虽结束了,众人却没有以往那种打扫战场、收获战利品的兴奋感。许久,许久,野岭上的众人都是沉默的,只是默默低头干着活。

  “收获兵甲后,将这三人埋了吧,对着清邑的方向。”于正吩咐道,而后又像是自我安慰道:“天气好的日子,也许能从这野岭上看到清邑。”

  狐死首丘,狐狸死时头都要向着巢穴的方向,这便是于正这么下命令的原因,如果死后真有灵魂,期望能让他们魂归故乡吧。

  这不是于正的虚伪,只是希冀让自己的心稍微好受一些,但他却不会后悔。春秋同样也是乱世,不仅华夏各国间相互征伐,更有强大的戎狄势力虎视眈眈,数次入侵中原。

  “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屡。”1

  这就是华夏文明此时的现状,就像风中的残线,随时都有断绝的可能。所以于正要不计一切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只有如此才能在这方世界真正立足,才能有护佑华夏的可能。

  刚刚发生的狄人入侵,就是一次对华夏诸国的重大的危机。狄人兵强马壮,接连灭亡了邢、卫两国,要知道邢、卫两国可不是一般的男爵小国,而是东方少数能出几百乘战车的大国。

  于正捋了捋自己的记忆,接下来该是齐国出马收拾如今的东方残局了。“迁邢存卫”2乃是齐桓公匡扶华夏的重要功绩,自己此行就是想要从中分到一杯羹。

  这次对付三名甲士的战斗让于正看到了自己队伍很大的不足,虽然收获了三套不错的兵甲,让弩手们也都人人都有皮甲配兵。但是拿了武器的农夫仍然只是农夫,这次依靠弩手们的神射,众人方才侥幸赢了战斗。

  如今虽有了戈、钺、矛、剑等不同武器,然而众人耍起来仍然只有如出一辙的那么两三招,跟使用个棍子也没啥区别。这点却是要补足的,不说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多么厉害的高手,但至少每种兵器都用自己不同的用法,这是众人作为使用者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前路仍然艰难,活着不易却仍然要活下去,如果不想成为那三名倒在无名野岭上的甲士的话,只得继续一往无前。

  【作者题外话】:注1:不绝如缕。汉语成语,意思是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屡。

  注2:迁邢存卫。公元前660年,狄人侵邢,齐桓公联合宋、曹救邢,打退狄人,时邢国都城已被烧毁,乃帮邢迁都到夷仪(今山东聊城县西)。不久,狄人攻破卫国,卫国仅有七百余人逃过黄河,齐桓公再次出兵保护卫国,并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替卫建立新都。这两件事即史书所称的迁邢存卫。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