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历史改变(八)骊国买马(祝书…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互相残杀,内讧不止,这才导致如今戎狄势力不断衰退的局面。

  “就如你刚才所言,如今的瞒叟部落看似强大,带领其余诸部接连屠邢灭卫,但是它始终不能将诸部真正统合在一起。如此,只得一时强盛,却总有分崩离析的一天。”

  大汉似乎很有感慨,也全然不顾弘毅大夫等人是刚认识的外人,却是大声抒发着自己的看法:

  “邢、卫有难,便有齐、宋来救。而戎、狄各部有难,其他部落却大多选择袖手旁观。这才让那虎狼般的晋国逐渐壮大,不断向周边发动启土战争,侵夺我们戎、狄的地盘,甚至连妻女姊妹都为其所掳。”

  大汉恨恨地说道,似乎对晋国有着不少怨恨,对周边的戎狄部落也有不少抱怨。

  弘毅大夫却是没接此话,晋国毕竟是华夏诸侯国,算是卫的友邦,总不能帮戎狄说话。

  那大汉抬头看向弘毅大夫,坦诚地言道:“我乃骊国的公子御,此处马市的真正主人。”

  大汉主动报了家门,又道:“奉晋侯之命,凡我骊国的马匹交易,皆要登记入册,不能卖给晋国的仇敌。”

  “很幸运,你们卫国如今弱得连这个仇敌的资格都够不上,所以你们要的马匹我可以卖给你们。”

  弘毅大夫闻他看不起卫国之言,心中有些气愤,但人在骊国也只能暂时忍耐下来。骊国如今不也是晋国的附属国嘛,瞧不起谁呢。

  却听那大汉继续说道:“最近晋国的太子申生率军击败了东山的皋落氏(赤狄的一支),逼得他们向东北方迁徙了(迁到了今山西昔阳的皋落镇)。其原有的旧牧场皆被晋国占了,倒是得了大量的马匹,如今有部分流落到了我这里,倒是可以卖给你们,皆是上好的良马。”

  晋国的太子申生?弘毅大夫倒是听过他的名号,此人不仅在晋国的民众心中拥有较高的声望,在华夏各国也略有贤名。

  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扩充军队为二军。晋献公自己统率上军,太子申生统率下军,赵夙驾御战车,毕万担任护右,相继消灭霍、魏、耿三国。晋军凯旋后,给太子申生在曲沃筑城,把耿地赐给了赵夙,把魏地赐给了毕万(魏国始祖),并封他们为大夫。

  晋献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晋献公派遣太子申生攻打东山的皋落氏,同样大胜而归,占地不少。

  太子申生率军接连取得大胜,立下赫赫战功,看似风头一时无二。不过,也正是这两件事,却被后世认为是晋献公想要废立太子的先召。

  “唉,你说太子申生如此善战,却让周边各国怎么活呀?”大汉还在那感叹不已。

  弘毅大夫毕竟不是晋人,对此没有太多的看法。倒是身边的中人多嘴,讨好般的插了一句:“那让太子申生做不了国君不就好了嘛。”

  这本是一句戏言,谁想却引来了大汉的极大兴趣。

  “此法妙极妙极,是啊,只要太子申生做不了晋君就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大汉一副茅塞顿开的样子,对着出主意的中人称赞不已,夸他是有大智慧之人。

  弘毅大夫内心波澜不惊,甚至有些无语,“也不知这大汉是真傻还是装傻,申生既然已被立为了太子,继承国君之位便是顺理应当之事,想要他做不了国君,哪有这么简单。”

  不过看大汉乐在其中的样子,弘毅大夫也不忍心拆穿,也许他心情好了,能给自己个便宜的价格呢?

  “你叫什么名字,我要把你送给我妹妹骊姬,让她送你一场大富贵。”大汉兴奋地问道。

  “小人名叫东关五。”中人谄媚地答道。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