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落武者狩(三)困兽之斗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惜自家性命,毕竟穿越者可是超稀有动物。

  “不识好歹,那便拿命来吧。”于正一马当先,提着他的青铜翼耳戈1率先展开了进攻。

  这青铜翼耳戈乃是离开邘国时他的便宜父亲所赠,戈身刻有纹饰瑞兽纹,以示其战无不胜、威武不屈之意,也是持有者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毕竟邘国祖上也曾阔过,所以这戈无论是用料还是形制,都是上佳之作。

  于正挥舞着青铜戈,当头先是对着那甲首一记斜侧挥砍而去,却是不能立马建功,被对方的青铜钺迎面的横档拦住。见此,他立即改砍为勾,顺势利用戈的勾处来了一记勾带,想要让甲士的兵器脱手。谁想却如石牛入海,明显是对方气力更胜一筹,紧握的兵器竟然不动分毫。

  没法,于正只能再次变招,改勾带为“嘬”,也就是直刺,朝他的胸膛刺去,欲要逼他后退。如此戈类兵器的“砍”、“勾”、“刺”三板斧也算是用尽了。

  却见那甲士只是微微一侧身,就轻松躲过于正的直刺一击。看到于正力气用老的时机竟然还反攻了过来,青铜钺一记“劈斩”当头而下。

  好在身边的仆杨见机得早,及时抽身回来帮助于正格挡了一下,这才没让于正受伤,却也惊出他一身冷汗。仆柳这时也赶紧护卫过来,挥舞着手中的长戈好歹将那甲首逼退了几分,护住了主家的安全。

  于正差点就死于甲士的青铜钺下,此刻仍是心悸未停,反应在手上就是握兵的双手颤抖不已,十分力气已是去了五分。不过他也知道如今没有时间让他矫情,让他去慢慢适应战场。

  于是稳了下情绪,让自己的手别再抖得那么厉害,他再鼓勇气,提着自己的青铜戈重新加入战斗,援助场中的仆杨仆柳兄弟。

  那仆杨仆柳兄弟本来是被于正安排用来先对付那眼睛中箭的受伤甲士的,那甲士因为眇了一目,身手必然大大下降,先解决了他,才好更加从容地夹击其他人。谁知二人毕竟奴仆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武艺训练,以二敌一,对面还是个伤患的情况下却还是久久不能建功,只是给对方身上又带去几处伤口。

  如今重新以三对二,战况却是更加胶着,谁胜谁负尤未可知。

  而此时在后路的西门吉三人,以三敌一竟也一时僵持不下。毕竟一方是久经战阵的兵士,武艺娴熟,一方不过初出茅庐的小子,虽然仗着人多,可双方可差了不少道行。那后方甲士的武艺着实不错,竟还有余力三四招防守里攻出一招,直取几人要害。

  “没想到竟是一些瓜皮。”

  甲士们交上手后才发现,这些拦路截道之人的武艺实在一般,一时胸中倒也有了些许信心。只要瞅准机会,杀伤他一两个,这些初出茅庐的小子士气必溃,到时就能将他们杀散。

  如此又是来往了几招,以多打少,场上的局势却是逐渐朝有利甲士的一方倾斜了,人数占优的于正等人反倒是左支右绌地抵挡着。

  莫非这无名野岭便是众人的折戟沉沙之处?穿越者功名未建身先死……

  【作者题外话】:注1青铜戈:青铜戈是先秦时代我国特有的一种句(勾)兵,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

  戈由戈头、戈柲(即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柲顶端捆扎戈头)和戈柲下端的鐏组成(东周时期,柲的下端常装有套筒状的鐏)。

  关于戈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的石戈头,只有援和内,至今仅在福建、广东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到了青铜时代,戈成为军中必备的主要兵器。在商朝,青铜戈的使用已极普遍。战国晚期,铁兵器的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到西汉以后已绝迹。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