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朝堂暗涌(一)拜访公子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释权,所以后世也用正朔来表示正统的意思。

  主座上的公子辟疆命手下收下了二人的正朔节礼,微笑着言道:“两位大夫营中本就拮据,如何送来这许多东西。”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二人客气道。

  “听说二位大夫各自散尽家财,招了不少青壮之人,正在日夜加以训练,为得是日后恢复卫境?”公子辟疆又问起军伍之事来。

  “公子所言正是。”

  弘毅大夫大方起身承认了此事,并将他与于正二人“以步徙对战车”的比斗之约也一同告知了众人。

  两位门客闻言哈哈大笑,皆道有趣,却是完全当成了笑话来听。

  弘毅大夫见此,脸上不悦,却是神色肃穆地言道:

  “于正大夫原是邘人,并无至亲殁于狄难,尤能以忠君之事自勉,日夜训练军伍,我等卫人又岂能落于人后,还以玩笑看之。

  弘毅不才,亦学于正大夫散尽家财,招募壮士。又从它处高价买马,如今总算组建了战车四乘。”

  因财力所限,弘毅大夫的这四乘战车,每乘只有两匹马,比此时普遍的四匹马拉战车少了一倍,所以只能叫“轻车”或“驰车”。这类“驰车”相比于四匹马拉的“驷车”速度会更快,但相对的冲击力也会减弱许多。

  别看只是四辆轻便的“驰车”,但这几乎耗尽了弘毅大夫的所有身家。

  战车每车载甲士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称“车右”;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

  也就是说,光是组建这四乘“驰车”便需要弘毅大夫供养12名甲士、8匹战马,以及二者所有的装备。

  公子辟疆自是知兵之人,知道以弘家目前的情况,弘毅大夫此次确实是下了血本,因而出言赞扬道:“大夫一片拳拳报国之心,足令辟疆动容,营中若有粮秣不足之处,我自当补益一二。”

  公子辟疆如此说着,又怕仅凭言语有些份量不足,当即便吩咐从者从自己的府库之中分拨了粮食百石送给弘毅大夫。

  弘毅大夫之后,于正也出列对着公子汇报了自己营中军伍的情况,公子辟疆闻言亦勉励道:“大夫辛苦,你二人正好车步结合而用,相得益彰。”

  公子辟疆言语间隐隐有让于正的步徙为弘毅大夫的战车充当辅助的意思,而且并没有给他任何的物资支援。

  果然,在这个时代,没人看得起于正的这些精锐步兵。

  众人言谈间,仆人再报,又有其他士大夫前来拜访。朝堂局势愈发明显,士大夫们也皆闻风而动,没有人是笨人。

  看着春风得意的公子辟疆,于正、弘毅二人自是识趣地告辞了出来。

  走在雪后的泥泞道路上,二人又说着各自军伍之中的训练情况以及日益临近的“比斗”之事。

  于正明显心情不佳,他一直有心向公子辟疆靠拢,最近虽有些进展,但看公子辟疆刚才的轻视态度,日后怕是难得真正重用。

  弘毅大夫看出了于正的担心,却是说道:“其他士大夫们都看不起你的步徙之卒,我这几日因比斗之事常去你营中观摩,却看出了些花样。

  听闻郑国曾经有位高弥渠大夫曾创鱼丽阵,锐不可当,不知子敬军中今日所演练的乃是何阵?”

  这个时代的军阵并不成熟,也就寥寥几种,兵神的孙子还未出身,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孙子兵法》。

  于正正要回答,却见暗中隐约有一人影,似乎一直尾随着他们。难道是公子辟疆的人?

  于正欲要引起公子辟疆的重视,于是便开始信口开河地胡诌起来,将自己大大吹嘘了一番。

  【作者题外话】:成绩并不好,还是希望大家能积极投票啦。一定要阅读完了最近的章节之后再投,这样才算追读。

  谢谢大家。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