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诸侯之路(二十七)贤人荐才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途逃走。只是在楚国的这些天,却彻底让他认清了命运,明白了自己的“志大才疏”、“自以为是”。

  而那份为人奴隶的耻辱,与畜生同槽而食的经历,更是让他几乎失去生而为人的所有尊严。

  于正见此赶忙劝道:“大夫何出此言,先前虞国之事,乃是虞君不听君之谏言才有亡国之事,实非大夫之错,大夫何必将所有过错归结于己。

  至于为奴的那些经历,岂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匹夫。’”

  百里奚眼前一亮,他遍读典籍,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励志”的话,很显然并不是竹简书和铭鼎上所记载的。

  莫非是出自眼前这位年轻的大夫之口?此人有如此才学?

  于正态度诚恳地坚决邀请,甚至口不择言地连几百年后孔夫子的话都搬出来了,可惜还是不能打动百里奚。

  早几十年前,他确实是这么做的,但他如今已经年老,岁月和挫折共同消磨了他。被追问急了,他却是又向于正推荐了另一个贤人。

  “若论有才能,我有一好友蹇叔,倒是个非常有才能之人,不仅有识人之明,还有识势之智。可惜他性情高洁,没有宠辱之争,没有名利之夺,是位乐于农耕的隐士。我可以给您地址,以报答大夫的搭救之恩,至于他愿不愿意来出仕,我却不能保证。”

  百里奚怕于正不信,便讲起了他和蹇叔相识相交的故事,以此证明蹇叔之才。

  昔日,百里奚在家乡找不到出头之日,只能在壮年时离妻别子,远走他乡,希望能够找一个施展一生才学和抱负的地方。他先后游历了齐国和周都洛阳,然而处处得不到赏识和录用。

  流落到宋国的时候,百里奚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只得沿街乞讨。在铚邑乞食的时候,他遇见了蹇叔。蹇叔见百里奚相貌奇伟,与谈时事,百里奚应对如流,遂对百里奚刮目相看,顿时起了怜爱之心,将百里奚收留在自己家中。两人宏论崇议,惺惺相惜,结为知己。

  百里奚一心求官,蹇叔便在这方面为其提了不少建议和忠告。

  当时齐国的公子无知杀了襄公,自立为君,悬榜招贤纳士。于是百里奚想去投奔齐君无知,却被蹇叔劝阻了。

  蹇叔说:“襄公之子出亡在外,无知名位不正,终必无成。”

  于是百里奚打消了应召的念头,后来齐君无知果然被雍廪等人杀害。姜小白在鲍叔牙保护下抢先回国,夺取了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继位后便清除了无知的旧党,而百里奚由于听从了蹇叔的劝告而免去了这次灾难。

  不久,百里奚听说周釐王的弟弟王子颓喜欢斗牛,凡给他养牛的人都能得到优厚的待遇和丰厚的报酬,就准备到国都洛邑,想通过养牛来接近和投靠他。

  临行时,蹇叔告诫道:“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