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科考改制_神话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枢有些头疼起来。

  “臣有罪,臣收藏了一柄和女真大战时候的陌刀,两柄女真悍将的佩刀。”

  司马刺心的话,让赵枢也苦笑了下:“你那柄陌刀,朕知晓的,前些时日,朕微服私访的时候,在一品香酒楼还听你吹嘘着。”

  听到赵枢的话,司马刺心顿时跪倒在地,他倒是不在乎收藏武器的罪过,只要没有收藏超过十套甲胄,陛下肯定不会理会的,只是自己吹嘘的时候,竟然被陛下知晓,那么自己醉酒的样子肯定被陛下知晓,这是殿下失仪啊。

  “行了,行了,你们下去吧,让这些御使折腾吧。你们出去的时候,告诉刘国勇,他要是再放人进来,朕就将他的金甲给收了。”

  赵枢气愤的将这些人赶了出去,看着姜夔后道:“爱卿说的不错,这些家伙害真的是开始捣乱了,今天北上长儒告假,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群御使有关,我朝的御使难道都是这样的?”听到赵枢的话,姜夔道:“启禀陛下,之前的御使被李纲大人剔除了不少,好像为了重塑御史台,李纲和北上长儒找的都是这些热血未熄的新人。”

  “罢了,随这些御使去整治吧,燕京有些东西也需要整理一番了!”赵枢摆了摆手。

  “明日在商议吧,等北上长儒来商议,教化职责也是麒麟阁的职责!”

  赵枢被这些事情搅的头疼,摆了摆手,姜夔等人也有些烦恼,便躬身告退。

  六日后,燕京中颁布诏令从今往后,科考恢复孔子六艺,为了适应形势,对六艺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革,使得六艺更注重实际,其中对射、御两项尤其侧重,同时注重士子的游历和观政教育。

  不过六艺的考核从三年后进行,不涉及这三年内科考的学子,主要是抓那些童生和秀才之类的人。

  在六艺进行变革的时候,讲武堂也从军中和百姓中开始招收学生。

  这一项变革颁布下来后,天下震动,一些士子普遍不愿意接受这些事情,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学什么武夫做的事情,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也趁机煽动,一时间谣言满天飞。

  在这种环境下,李纲来到了江南金陵府,面对天下士子的议论,这位老大人也只能硬着头皮推动改革。

  “老爷,江南几家书院的先生前来拜访,见是不见?”金陵府学政衙门内,李纲一脸发苦的听着老仆的禀报。

  “不见,告诉他们,这是陛下的命令,只能执行,日后每个书院必须聘请一个讲武堂出来的将领,或者是军中退役的老卒来教授射和御,如果敢违背,一缕取缔书院的资格。”

  李纲有些恼怒的道,这些时日他已经焦头烂额了,心中也知晓这是陛下对自己的责罚,可是心中更明白,这科考改制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得不进行下来。

  “梁溪先生好大的架子啊,我们这些老友亲自来拜访,也是不见了,看来梁溪先生如今位高权重,是瞧不起吾等老儒了!”

  “是啊,我们如今擅闯学政的府衙,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关押起来啊。”

  李纲刚说完,几个身穿儒服的大儒从门外缓缓的走了进来。

  见到这些人,李纲立刻起身苦笑起来,上前一一拜道:“南峰兄、照观兄、柏松兄、竹芒兄,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哈哈,梁溪兄竟然还记得吾等啊,也不知道见了大人,我们是站啊,还是跪啊。”

  李纲苦笑看着众人道:“诸位兄长这番言语,却是羞煞我也,且坐,且坐!”

  李纲听着众人的挖苦,也无可奈何,上前苦笑道:“诸兄皆在山间隐没,却没有想到来到了此地,我却是不知啊!”

  “我们四人不理朝政,在乡野之间开了些私塾,收些弟子,可是不久前,听闻,这天下私塾皆要到学政衙门登记,归档。若不来寻你,我们四人怕是连居住之地都无了。”

  四人的嘲讽声让李纲更是苦笑连连。(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