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贾珩:圣上,微臣择日启程……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隐秘的情报。

  女真应该是被逼急了,多次在大汉境内的颠覆行动都以失败而告终。

  李瓒剑眉之下,目光微动,说道:“如果女真自海上征讨倭国,那我朝如何制之?”

  贾珩面色微顿,朗声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当在海战上有所作为,舰船之上,可为决胜之师,女真如果打下倭国,我朝或是在朝鲜断其后路,或是趁机参战。”

  李瓒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思,轻声说道:“如此一来,只是倭国。”

  贾珩沉吟说道:“土地乃是财富,只要治理得当,定能有所产出,至于设官立衙,因时因地而立,海寇尚且能够借一方水土自给,况我大汉朝廷?”

  其实,文官集团对朝政的担忧不无道理,叠床架屋的官衙架构可能会成为国库的庞大包袱。

  正如马逆所言,如果在人口没有多少地方仍然沿袭一套班子,一味标准化,的确会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

  因时因地制宜设立官僚机构,这是“我大清”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李瓒沉吟片刻,道:“如先前台湾旧事,可行海贸,卫国公以为倭国当如何为朝廷开辟财源?”

  如果收复土地之后,只是一块儿赔钱的地方,那自然不行。

  贾珩道:“台湾如今已经成为巨大的贸易海港,而倭国之地也能成为海港贸易周转之地,山上矿藏、人口不少,可为我大汉的资源储备。”

  这就是名臣良将的风云际会,所谈所论,皆是国社发展的大事。

  真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将大汉这艘大船行稳致远。

  两人说话之间,已然进入神京城。

  李瓒点了点头,沉吟片刻,朗声道:“卫国公,随老朽一同进宫面圣吧。”

  贾珩稍稍应了一声,然后与李瓒一同进入宫苑。

  此刻,大明宫,内书房

  道道金色晨曦日光透过雕花轩窗,照耀在笔筒之上,在一旁的砚台上倒映出一行日光阴影。

  崇平帝坐在一方漆木书案后,落座在梨花木椅子上,此刻正执笔批阅奏疏。

  这会儿,内监近前,朗声说道:“陛下,卫国公和李阁老来了。”

  崇平帝愣怔了下,高声说道:“宣。”

  不大一会儿,就见贾珩与李瓒联袂而来,进入殿中,朝着漆木条案之后的中年帝王行了一礼。

  “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崇平帝抬眸看向眼前的一文一武。

  这就是他选择的两位搭档,都是文韬武略精通的主战派大臣,而且李瓒已经在先前的齐王陈澄,忠顺王陈荣父子的谋反案中,证明了自己的节操风骨。

  绝不会背叛陈氏,还有南方的高仲平更是潜邸之臣,有两位能臣在京,足以制衡威望、才略日强一日的贾子钰。

  李瓒目光微顿,说道:“圣上,微臣刚刚和卫国公讨论过先前出兵之事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