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寒州十六郎_庆熹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支墨竹,如烟似墨,飘逸俊秀,合拢时扇骨并得严丝合缝,可见绣这竹子的人功力深厚,针法纤细,定是一代名家。

  董里州道:原是那位小公公在我书房里见了这柄扇子,十分喜欢,一问之下才知道寒州还有多间绣坊,便想选十几个绣工进宫帮着针工局做几个月的事。

  会长道:寒州的绣功精湛,还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小人看能绣这等扇面的在寒州也不过两家。

  哦?有两家?

  是,一间叫做福地绣坊,里面有几位老师傅,能绣出这等佳品,说起来这间绣坊的东家,大人兴许知道,就是寒江承运局的大老板,吴十六。

  正是,这件东西就是从他的绣坊里得来。

  另一间撷珠绣馆只怕大人就有所不知了,寒州的绣艺就是起源于它,二十年前有个大理人名叫宋别,到寒州开了绣馆,广收门徒,寒州现在顶尖的绣工就是出自他的门下。如今这间绣馆只收女弟子,靠的是收徒过活,织染世家或富商巨贾的女儿有很多都从绣馆的师傅学艺。这个绣馆鲜有绣品流出,一旦问世便是惊若天物,早早被人抢回收藏,连小人都从来没见过。

  这倒是新鲜事,过些天会有人去看。说罢端茶送客。

  会长告辞出来上车,家人赶着回家,走到一半,突然勒住马不动了,会长听得外面一阵喧哗,撩开帘子问:怎么回事?

  老爷,前面出了大事,桥断了。

  正说着,一队州府衙门的亲兵喝道赶了过去救人,街上行人大呼小叫:长虹桥断了,长虹桥断了。

  死了人啦!

  会长下车,一把拉住一个年轻人,问道:什么事?

  年轻人急道:前面长虹桥塌了,桥上三四十个人落水,刚捞上来两个秀才,已经断了气。

  会长想到自己一个时辰前才从桥上经过,不禁一阵后怕。

  老爷,从这里是回不去了,要不改道飞霞桥过河?

  会长点点头,叹道:这桥去年才建的,这就塌了,哎,罪过。转念一想,又道,既然如此,我们顺路往承运局去一趟。

  寒江承运局并非官办,人称大老板的吴十六在局里也被手下称为帮主,主掌这个势力遍布寒江全域的大帮派十几年,人也变得圆滚滚,见谁都笑嘻嘻打招呼,但即便他一脸弥勒佛的微笑,在寒州仍有风传说这个吴十六年轻时杀人越货,无所不为,只看他手下得力的几员大将,个个眼露凶光,一身匪气,便知道他出身决非善辈。所以在寒州地界没人敢对承运局说个不字,就算是见了承运局的人出来,也要绕道相避。这天一早,郭十三领了十个人刚从局里跨出来,见门前的行人纷纷走避,不禁怒道:见了鬼了么?逃得比兔子还快。手下人早已对这种情景见怪不怪,知道这个赫赫有名的十三郎今天早起就不痛快,这时发句牢骚,谁也不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