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段秉_庆熹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知源头何处,水中森森寒意,在夏日里攒入心肺,让人精神凛然一振。

  请。段秉步过水渠上的石桥,在门前相让。

  苗贺龄道声僭越,不敢先行,只道须先请见景优公主,段秉自然无有不允,吩咐人回禀太子妃知道。一时内臣在侧殿设公主宝座,方才请了苗贺龄在帘外叩头。

  隐约见得景优公主点了点头,道:免。便要起身内去,苗贺龄连忙跪爬两步上前。

  怎么?景优公主站住,回首不耐问道。

  苗贺龄叩首道:臣斗胆请问公主起居安康?

  这里锦衣玉食,与我朝无异,不曾有过半点差池。

  是。苗贺龄道,太后太妃饮食俱佳,圣体康健,公主不必挂念。

  景优公主默然一笑,我不挂念。

  皇上亲征于北,不日便即凯旋还朝,公主也不必挂念。

  景优公主笑道:中原并无我什么牵挂,苗卿过虑了。

  苗贺龄一时无语相对,想了想才道:是。公主保重。凤体无恙,太后太妃才放心。

  知道了。景优公主已然有些烦躁了,提高了声音道,退下。

  帘内却有内臣笑道:公主娘娘,苗御使千里跋涉,磕头请公主娘娘的安,一片谨慎忠诚,没有功劳也总有些苦劳

  怎么说?景优公主问。

  那内臣笑嘻嘻低声说了几句,景优公主冷笑道:苗御使从来两袖清风,大理的这些玩意儿还不一定放在眼里。你看着办吧。

  是。那内臣恭送公主转身入内,才撩起帘子出来,笑道,苗御使快请起,快请起。

  苗贺龄让他搀起身来,见他眉目聪慧,一脸和善,正是自己要寻的如意,大喜道:如意公公,向来可好。

  好得紧,好得紧。如意道,苗大人府上都好?京里还太平吧?

  苗贺龄只是一叠声称好,如意已将一对碧玉扇坠举在他面前,道:公主娘娘的赏赐。

  苗贺龄连忙伸手接那扇坠,扑地将一个小指粗细的纸卷悄悄投在如意的袖筒里。

  臣谢恩。他又叩了头,起身告退。

  段秉在书房外等着苗贺龄出来,迎上前笑道:说起来,小王正经是太后太妃的晚辈,恭问两位慈驾吉祥如意。

  两人落座,寒暄半晌,苗贺龄的随从将皇帝书简奉在案上,即随太子府中的内臣伴当退得远远的。苗贺龄正了正神色,开口道:臣谨遵我朝皇帝陛下圣旨,奉中原国书在此,呈大理国王陛下与太子殿下御览。他站起身,要掀开覆在书简卷轴上的黄缎,却让段秉一把按住了手。

  苗大人,段秉端坐微笑道,既然是国书,何不在敝国朝上宣读?

  苗贺龄怔了怔,见段秉眼眸深处黑幽幽精光锐利,知他颇难对付,当即坦然一笑,故意曲解了段秉的意思,道:太子,何必如此谨小慎微?如今大理国内真正定得下国策决断的,不就是太子一人?

  哎!段秉作势嗔道,苗大人此言差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