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意识映射_异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豪夺,也需要技巧的。”

  老者说,按理讲,这节任务不应当是单独做,应当安排双人对练。

  陆宇飞道:“法官本来说要和我一起的,临时又说有事,就走了。”

  老者笑道:“所以,看你孤立无助,我来帮你一把。”

  老者带着陆宇飞掠江而起,坐于山巅,传夺志之法。

  欲夺人志,必先明白何以为志。

  志者,意识也!

  何为意识?

  通常定义,意识指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运动,反映物质客观世界以及非物质主观世界。

  这个定义有问题!

  问题并不在于定义不完善,而是方向根本错误!

  这个定义将意识的表现形式定义为意识本身,就好比把“猪的跑动”定义为“猪”一样谬误!

  意识是一种存在!

  不论它反映或不反映世界,不论它活动或不活动,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猜不透,它就在那里。

  从这种意义上讲,意识可以定义为:能够映射和反映主客观世界的主观性存在。

  这个定义表明意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普遍性。

  定义将意识的范围进行广泛拓展,从狭义的人类意识,拓展到万物,只要同时满足“映射和反映主客观世界”和“主观性”这两个条件的一切存在,都属于意识范畴,从而避免“人本中心论”的等级局限。

  第二,主观性。

  映射和反映世界,是真实、有效的,或是虚假、扭曲的,全凭意识主观的判断。

  第三,能动性。

  意识的映射和反映活动,是意识对主客观世界信息的再加工。

  夺志,就是夺意识?控制意识?

  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夺志的最高境界就是控制意识本身。

  说不对,是因为通常的夺志并不是控制意识本身。

  要做到控制意识本身,就必须知道意识在什么地方!

  意识在什么地方?

  在大脑里?

  在灵魂的量子里?

  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我们知道意识活动是在大脑里、在灵魂的量子堆里。

  说不对,是因为我们始终不知道那个自称“我”的主观存在究竟在大脑的哪个细胞或是灵魂的哪个量子里。

  当试图找到并理解意识本身,从脑细胞开始一层一层向微观世界探索,每深入一层,就发现主观意识就潜藏在更深一层微观粒子里面。

  直到今天,我们追寻到量子层级,抱着“薛定谔的猫”一头扎进量子里,满怀信心以为可以一窥意识本尊面目,却发现量子的世界是一片虚偌神秘的星空——意识本尊似乎又藏在臆子点阵的幕后!

  无数鬼魂向臆子点阵发起冲击,希望能够理解并进入到臆子层级,以期最终得见意识本源,从而彻底解决“我来自哪里”这个终极谜题。

  事实上,如果谁首先进入臆子层级,谁就有可能以控制意识本身的手法来实现夺志。

  陆宇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