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十章 德苏战争(123)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M48系列中型坦克取自乔治.巴顿等等。

  英国的玛蒂尔达取自玛蒂尔达一世;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取自奥利弗.克伦威尔;A43黑太子取自黑太子爱德华;丘吉尔坦克就更不用说了。

  而苏联的KV系列取自克里木.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IS斯大林坦克自然就是约瑟夫.斯大林。

  而德国人更爱用动物明明自己的装甲车辆,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比如“虎式”、“黑豹”、“猎虎”、“猎豹”、“鼠式”、“黄蜂”、““野牛”、“野蜂”、“象式”、“黄鼠狼”、“灰熊”、“犀牛”、“猎虎”等等;而这种命名方式一直延续到二战以后。

  吐槽了一下德国人的起名“怪癖”后他赫然看到这款“虎式”坦克装备105mmL/56坦克炮,可在2500米的距离上击穿300mm厚均质装甲!

  “这也太夸张了吧?!”朱可夫脸上的肌肉控制不住的抽搐了一下。这是什么变态火力?!比IS-2上的1222毫米坦克炮猛好几倍?!

  一旁的副官也是一脸震惊。“德国人是不是在吹牛?”

  “也有可能是德国人研发出了什么新型穿甲弹。”即便真是德国人在吹牛,砍掉50%水分,那也能在2500米距离上击穿150mm厚均质装甲,威力依旧惊人!完全不是己方的122mm坦克炮能比拟的!

  继续往下看,却没有其他数据,例如坦克的机动性,防护能力一概没有。这份情报似乎就是把德国人的阅兵演讲稿抄了一遍。可他也没法抱怨什么,毕竟德国不但情报能力强悍,反情报能力更是一流,苏联安插在欧洲各国的间谍几乎全军覆没,如今只剩下这么一个能传递情报的渠道他也该谢天谢地了。

  接下来是直升机。因为德国人早早将这种飞行器投入战争,朱可夫对此并不陌生,而且在他年轻时候读过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编写的有关直升机发展的文章。

  不过早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的时候这位西科斯基就跑到了美国。而当时逃离俄罗斯的可不止一两人,几乎所有俄罗斯帝国的精英阶层能走的都走了。皇族、贵族、军官、官吏、工厂主、银行家、大资产者、地主、“富农”、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流亡到世界各地。

  听说西科尔斯基先是去了美国,成立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后又在30年代经济危机时前往德国,之后便没有后续的消息。恐怕德国人研发的这些直升机里也有他的不小贡献吧。想想己方那些没有实战能力的试验性直升机,再想到苏联竟失去了西科斯基这样的航空先驱,朱可夫简直心疼到无以复加。要是西科斯基还留在苏联的话说不定苏联的直升机早就纵驰沙场了。

  可惜,这一切不是他能左右的,叹了口气,翻到了最后一页。“导弹?喷气式?”仔细看完这些导弹的描述,朱可夫才恍然大悟,前些日子莫斯科遭遇的“陨石”攻击原来是德军的导弹。

  至于喷气式战机,朱可夫是完全没有头绪,喷气式原理什么的他一概不懂,只能看着报告上注明的超过900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惊叹。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