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8)_穿越成皇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在战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苏联红军总参谋部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就奉命拟定了一个作战方案。他的这个方案较客观地考虑了芬军作战能力和战场的特殊条件,对战争做出了正确的估计,认为战争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根据原时空的战况,不难看出这位总参谋长还是蛮有先见之明和战略眼光的)。

  可惜,所谓良药苦口,这样的方案并不符合斯大林的心思。他认为强大的苏联应该在更短的时间内击败弱小的芬兰。于是苏联改由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梅列茨科夫担任了前线总指挥,为了尽快拿下芬兰,甚至作了部份性的动员,共计投入士兵425640人、2876门各式火炮和迫击炮、?2289辆坦克和2446架飞机。

  作战序列以列宁格勒军区为总指挥,下辖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及第十四军。作战计划如下:

  1.第7集团军从列宁格勒以北沿着拉都嘎湖西岸向北进攻,突破芬兰的曼尼海姆防线,夺取芬兰第二大城威普立(hviipuri),并于进攻发起后的第三天推进至首都赫尔辛基。

  2.在拉多加湖东岸展开第8集团军,其任务是从侧翼牵制芬兰兵力,协助第7集团军。

  3.在芬兰中部,展开第9集团军,其任务是分兵两路,左路直指奥卢,右路直指凯米;将芬兰割为两半并切断跟瑞典间的陆上交通。

  4.在拉普兰方向,展开第14集团军,从莫曼斯克向西攻击皮查摩(petsamo)地区,然後沿极圈公路南下五百公里,再向西攻到瑞典边境为止。

  这个作战计画在纸面上看来十分完美,红军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分进合击,把芬兰切成数块,首尾不能相应;即使数量居於绝对劣势的芬兰军有所准备,他们也无法沿着漫长的国境线布防,红军的前进应该是势如破竹。苏联领导阶层的信心十足,副国防部长指示炮兵单位只要准备十二天的弹药就足够,担任游行前导进入赫尔辛基的一支军乐队都准备好了。

  可现在空军吃了个大亏,地面部队却已经迫不及待的冲了上来。冲在前头的是第35轻型坦克旅,整个坦克旅配备136辆T-26?,?10辆?KhT-26,3辆?ST-26,?10辆?BA-10,?10辆?BA-20,共计149辆坦克。

  原时空的T26在二战前大规模使用有3次,西班牙内战,诺门坎和苏芬战争。在这些战争中T26可以说完成了它该完成的任务;比如压制对方轻型坦克,突破不坚固的防线,快速穿插包围敌步兵等。而它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攻克设防坚固的敌军防线,尤其是加强了反坦克火力的防线;其实这也很正常,毕竟是轻型坦克,就算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