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0章 被夺走的话语权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了读书人之后,这些人就开始自觉的维护读书人的阶级利益。

  老朱搞社学,会让天底下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读书人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这就是读书人的阶级利益,哪怕是因为老朱的社学制度才能读上书的那些人,他们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成为读书人,而不会盼着更多人能读上书。

  而老朱允许以民告官甚至允许百姓把贪官押到京城告御状的做法,那得罪的可就不仅仅只是读书人的阶级利益了。

  就包括凤阳那边一直在流传的那首童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那里真的十年倒有九年荒吗?并不是,凤阳那里不仅不是十年之中九年荒,甚至还因为龙兴之地的缘故而免税免赋。

  之所以会出了这么一首童谣,是因为被朱元璋强制迁移到凤阳的那些豪生富商们他们编出来的这首儿歌让人到处传唱。一个人传唱还没有什么实个人,船上可能也没有什么,可是当整个凤阳的都开始传唱了。朱元璋的名声就这么臭了。

  说来说去,还是朱元璋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明白了没有,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剩下的什么杀功臣为朱允炆铺路之类的全都是扯犊子。

  而朱元璋的名声之所以会臭,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朱元璋没有掌握最终的话语权。

  老朱的手里确实是有邸报这么个东西,可是邸报面对的是各地的官府,是那些官老爷们,普通的百姓是没有机会看到邸报的。

  相比于老朱手里的邸报,朱劲松搞出来的这份《孟良崮报纸》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孟良崮报纸》可以拥有邸报的功能,可以让但凡是只要能识得字的人就能知道上面写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等于是朱劲松从儒家、官老爷们、读书人手中把话语权抢了过去。

  如果朱劲松愿意,那么黑的他能说成白的,白的他也能说成是黑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衍圣公府几乎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孔公爷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沉默了半晌之后,孔宪培孔公爷才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声,说道:“不过是死中求活罢了,我孔府上上下下总有那么几个不该死的。”

  听着孔宪培孔公爷的决定,其他各房的大大小小的话事人们也都无言以对,直到过了好半晌后才有一人试探着说了一句:“公爷何不领着夫人和舅老爷一起北上?”

  孔宪培孔公爷瞥了说话的那人一眼,猛地一拍桌子,喝骂道:“你到底是有多蠢!”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