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3章 元春_红楼琏二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碌之君,将来办事,便不会这般体察君心。

  于是招过戴权,低声吩咐了几句。

  谷/span戴权闻言之后,连连拍马屁:“皇上此举,实在圣明……”

  宁康帝不置可否,议定了此事,宁康帝又道:“关于新任京营节度使一职,兵部合议之后,奏上来的人选是忠靖侯史鼎……你怎么看?”

  王子腾离京之后,仍旧挂着经营节度使一职。

  但是如今边关战事平稳,皇帝有意让王子腾留边整肃军纪,这京营节度使,自然不能久久空悬,得要另选才能。

  只不过武官职位,不比文官。

  特别是许多重要的武职,都是世袭的……

  这也是对有功之臣的一种表彰,一种鼓励和奖赏。

  虽然经营节度使这种事关京城安危的权职,不可能世袭,但是,对它的任命,可是很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只在兵部之内,旁人,就算是皇帝,若是想要叫人心服口服,也得按规矩来。

  自太祖之后,这个职位,一直都是贾府把持……

  传言,当年贾家荣宁二公,其实按功勋,也是可以封王的。

  但是一门双王,这也太惊世骇俗了,即便是以太祖的胸襟,也很难下这个决定。

  这个时候,宁荣二公主动上书,拒绝朝廷封王的提议。

  太祖对宁荣二公的忠君体国之心感动,终太祖一朝,皆恩抚贾家。所以,贾家两府那连起来,占地面积比皇宫都小不了多少的敕造国公府,也才由此而来。

  甚至,在宁国公去世之后,太祖又令宁公之子,才干上并无太大建树的贾代化,坐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可以说,这京营节度使一职,就是太祖对于贾家,专程的奖赏。

  直到贾代化死了之后,贾家在军中实在后继无人,当时的皇帝,此时的太上皇,才不得不考虑另择良臣。

  但是即便是太上皇,最终也还是选择了和贾家同为旧都四大家族出身的王子腾,担任京营节度使一职。

  如今朝代更替,先前的“潜规则”未必适用。毕竟,这个正二品的实权武职,关系实在太大,皇帝要是不交在信任的人手中,是不能安心的。

  戴权就知道,宁康帝心中对京营节度使早有了适合的人选。他将王子腾调离京城,也是为了换人走的先行棋。

  谁料,兵部也不知道是真的不能体察君心,还是明知君心却还是坚持原则,愣是没有提名皇帝心仪的人选,又将四大家族之史家的人推了出来。

  心思暗暗缕着这些关系的戴权,知道这可是件大事,并不敢随便开口。

  仔细斟酌了半天,才试探性的道:“回皇上,这史家小侯爷,当年也是在战场上拼杀过来的,也是屡立战功的人,想必兵部也是由此,才将史鼎推举出来。

  而且,军中的部将,排斥心很重,又认资历,这史鼎和前京营节度使贾代化、王子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