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 • 一_人类群星闪耀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移交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迫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威尔逊正是抱着这样的愿望站在“乔治·华盛顿”号军舰的甲板上,凝望着在雾霭中出现的欧洲海岸——它显得模模糊糊和游移不定,恰似他自己关于未来各国人民和睦友爱的梦想一般。他挺直地站立着,身材魁梧,面容坚毅,戴着眼镜的双眼散射出锐利而又清澈的目光,微微突出的英美人的下巴,但丰满的双唇却紧紧地闭着。他是基督教长老会牧师的儿子和孙子,因而在他身上就有长老会教士的那种严肃和狭隘。在长老会的教士们看来,世间唯有一种真理,而且他们肯定:就是他们所知道的那一种真理。他在自己的血液中既有虔诚的苏格兰和爱尔兰祖先们的无比热忱,也有加尔文教徒信仰的奋斗精神——是这种信仰把一种要拯救罪孽深重的人类的使命赋予给了威尔逊这样一位领袖和导师。基督教的殉道者和被视为异端而遇难的基督徒宁愿为自己的信仰而受火刑也丝毫不离开圣经——这样的执著一直在他身上起作用。在他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学者看来,“人性”、“人类”、“自由”、“和平”、“人权”这样一些概念并不是冷漠的字眼;这些字眼对他的父辈来说是《福音》书中的训道,对他来说也不是空洞抽象的思想概念,而是他决心要逐一去捍卫的宗教信条,就像他的祖先捍卫基督教《福音书》的教义一样。他已进行过许多斗争,但是这一次斗争将是一次决定性的斗争。——当他凝望着的欧洲陆地在自己的视线中显得愈来愈明朗时,他油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但当他想到,“如果我们能够意见一致,我们要为建立世界新秩序而斗争;如果我们不得不互相争执,我们也要为建立世界新秩序而斗争。”这时候他不知不觉地绷紧了睑。

  威尔逊的祖父是北爱尔兰的移民,1807年迁居美国,外祖父是苏格兰的移民。威尔逊的父亲约瑟夫是弗吉尼亚州斯汤顿县长老会教堂的牧师,祖父也曾任长老会牧师。威尔逊是美国第一个有博士学位、当过大学教授和大学校长的总统。他善于用福音式的语言讲话,他的政治思想和奉行的政策固然是一个保守派,却博得自由派的欢呼喝彩,把他奉为偶像,一度还拥有“救世主”的名声。威尔逊和列宁生活在同一时代,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威尔逊则是20世纪初美国寻求“领导世界”的思想导师。

  💦梦|阮|读|书

  基督教兴起时,曾在罗马帝国被视为异端而受到迫害。最后一次大迫害发生在戴克里先统治末期,迫害基督教徒最凶恶的敌人是伽勒里乌斯。罗马帝国承认基督教始于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80年,狄奥多西大帝颁布敕令,把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