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五章造福乡里的执念!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建的重点是连通省府之间的官道全部水泥化,以及黄河治河工程,连通南北直隶的铁路工程,以及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工程等……

  可以说,大汉官府是没有余力去将大量的官道全部修成水泥路的!

  但是,大汉官府没钱,但江南民间有钱啊。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很浓厚的乡土情结,那些在外边当官的做生意的,就算是在外边再如何的不择手段,名声狼藉。

  往往在家乡中名声却是相当不错!

  就像是前明声名狼藉的奸臣严嵩,在他的家乡却是名声极佳,因为他在成为首辅之后,没少造福乡里。

  因为乡土情结作祟,中国人在成功之后,都喜欢去造福乡里,修桥补路,捐资助学,便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

  而江南这地方,狗大户多了去了!

  尤其是随着新朝开始扶持工商,发展海贸,越来越多的商人发迹。

  发迹了之后,除去攒钱买田,或者扩大投资,这些商人最喜欢的就是修桥补路,捐资助学的造福乡里了。

  你修一段,我修一段,江南的官道水泥化也就进行的差不多了。

  最起码那些主要的连通府县之间的官道,全部实行了水泥化。

  虽然质量没啥保证,质量如何全凭修路人的良心!

  但再差再差的水泥路,也要比泥土路强些!

  而江南的有钱人多,广东福建的有钱人也不少。

  广东福建的海商多了去了,海商基本上都是狗大户,尤其是福建,郑家一家几乎承包修建了大半个福建的水泥官道工程。

  朝廷一分钱没花,福建的水泥官道网络便大概成型了!

  而两淮和运河沿岸,也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自然也不缺狗大户捐钱修路。

  所以,便有了多伦等人的一路见闻。

  队伍继续北上,进入了山东,地形一片平坦的华北平原。

  多伦等人站在官道上,官道两侧是成片成片的农田,农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水车在运转。

  鼻子宽阔的水泥官道被分成了左右两侧,进行了来往分流,免得发生拥挤。

  多伦等人没再乘船,而是坐上了车。

  一行几十人租了好几辆专门拉人的四轮马车,马车一路向北。

  多伦透过车船看向外边官道两侧的农田,开口询问赶车的车夫道。

  “车夫先生,请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抵达曲阜?”

  车夫挥舞了一下马鞭,啪的一声清脆的鞭声响起,但却只是抽动空气,拉车的马并没有被抽到。

  听到多伦的文化,车夫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还有大概二百里吧,不过几位去曲阜做什么?”

  车夫回答万多伦的询问之后,开口疑问道。

  多伦笑着从自己包里拿出一本论语,开口道。

  “我想要去曲阜祭奠一下孔子,因为我是一位忠实的儒家信徒。”

  车夫有些惊奇,但还是开口说道。

  “你们向去祭奠孔子不该去曲阜的,曲阜的衍圣公府被满清鞑子给烧掉了。”

  “你们该去衢州才是,现在大汉册封的衍圣公是衢州孔家那一脉的。”

  多伦没听说过这个消息,开口询问道。

  “曲阜被毁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你们中国人最敬重的就是孔子吗?为什么会有人毁掉曲阜?”

  车夫嘿笑一声开口道。

  “狗鞑子做的!”

  “当年满清入关灭掉了前明,崇祯爷自杀殉国,清兵南下,从北直隶一路杀到了山东。”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