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五章视察矿区!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铁每年能产出十万吨。”

  “钢材每年能产出七万吨!”

  “现在钢厂已经开始大规模投产制造蒸汽火车所用铁轨,以及各种五金制品,军用钢材等……”

  “不论整个包头,光是矿区,每年就能给朝廷提供财政税收七百万块银元……”

  刘易听着负责人所讲,点头表示认同。

  包头是大汉在草原上建设的重点,汉化草原的关键,大汉在包头,在矿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再加上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力畜力等条件,包头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甚至可以说,包头是大汉目前为止,在草原上唯一的一处正收益,而不是在往里贴钱的地方。

  草原上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税收财政收入,但由于大汉在草原上大规模的修建基础设施。

  以及给大量基层官员发放俸禄,小冰河时期天灾频繁,朝廷还要在受灾时开展赈灾活动,鼓励牧民汉民开荒,修建汉语学校等花费。

  从总体上看,其实草原上绝大部分的地方,财政上是入不敷出的,需要朝廷提供高额财政贴补,才能运转。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是大汉开发草原的初期,自然要往里边砸钱。

  等草原开发的差不多了,各种矿产业,畜牧业,农业等产业相继成型。

  相信大汉在草原上的财政税收,就能支持草原的开扩与发展,甚至反哺给朝廷,不再需要朝廷往里投入。

  但前景再光明,那都是以后。

  最起码刘易觉得未来十年之内,大汉别指望从草原上获得丝毫的财政收益。

  现在的大草原,唯有包头因为矿业的原因,而形成了一座大城市,能够给大汉朝廷提供高额的财政收入。

  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贴补大汉在草原上的投入都不够。

  最后算起来,大汉其实还是在不断的投资草原,却不见收益。

  这几年来,每年大汉在草原上的投入都在五百万块银元往上。

  但这些投入在刘易看来,却是很值得。

  就算是抛却大汉在北面的战略安全不提,大草原上丰富的各种矿产资源,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财富。

  ……

  一行人继续在矿区内走动,视察各个地方。

  员工食堂,宿舍区,娱乐区等地方,刘易都走了一遍。

  矿区内铺设有一条铁轨,不过铁轨上行驶的却不是蒸汽火车,而是有健牛,驽马等拉动的畜力矿车。

  矿区内通过轨道交通,来加快矿石的转运速度。

  事实证明,和之前的两轮四轮马车比起来,轨道交通的运输量和运输效率都是大大提升。

  即使没有蒸汽机驱动也无所谓,草原上最不缺的畜力。

  包头除去是一个矿业大城之外,还位于河套,非常适合畜牧业发展。

  除去军方在河套设置有马场之外,私人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也是迅速扩大。

  ……

  入夜,完成了一日的视察工作,刘易回到了驻跸之所。

  整个驻跸之所外围被禁卫军团团团保护,再外围便是自发来朝贺皇帝的百姓们。

  听着外界接连不断,如同浪潮般的万岁声,刘易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眼眸眯着,让人看不清他的喜怒。

  琪琪格在他身后,一下子上来搂住了刘易的脖子,温软的娇躯贴了上来。

  “陛下,夜深了,我们该休息了!”

  刘易表情不变,只是轻拍了一下琪琪格的手臂,开口说道。

  “你先去睡,朕还有事要处理!”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