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四章保家卫国者享受特权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建筑,还是下矿做矿工,只要肯干,就能赚到钱,就能养活家人。

  也是因为汉人商贾进入草原,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布匹,食盐,白糖,茶叶,白面,大米都不再是稀罕玩意。

  他们生病了有医院可以看病,汉人医生的医术都很好,他们不用在将痊愈的希望寄托于所谓的巫医。

  如果有钱,只要肯舍得花钱,也可以送孩子去读书识字。

  如果舍不得送孩子去学校,那图书馆也是对所有人都免费开放的,只要他们能在扫盲夜校上学会汉字,照样可以学习知识。

  只要学到了知识,哪怕只是刚认识几个字,会一点粗浅的算数,能读得懂圣人经典四书五经。

  他们也就有了科举做官,阶层跃升的希望!

  这样的生活,对比起以前日复一日的为贵人放牧,自己的一生一下子就能看到头来,简直就是天堂。

  希望就是一切!

  至于说在这个过程中被潜移默化的汉化,牧民们其实不怎么在意。

  他们只是普通牧民,连字都不认识,可不懂得什么是文化侵略?

  他们只知道,学习汉字学习四书五经,将来能科举,能做官,能提升阶级,改变自己以及家人的命运。

  这便已经足够了!

  既然蒙古不给他们上升的希望,大汉给了,他们自然便都是“汉人”了!

  蒙古牧民们也都清楚,这些生活上的改变,都是从哪里来的。

  没有大汉进入草原进行大开发,将部落权利从头人手上夺过来,派出官员进行治理。

  他们的生活对比以往,根本不会有丝毫的变化。

  苦哈哈的为贵人放牧放一辈子,自己死了之后随便往草原上一扔,美其名曰是天葬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都是如此,看不到丝毫的希望!

  如果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希望,这样的生活或许还可以忍受。

  但见识过光亮的人,如何还能再去忍受黑暗?

  所以,牧民们对大汉也是一百个拥戴,对大汉皇帝也是一百个感激。

  牧民们家中大汉皇帝的长生牌位,可不比汉民家中的少。

  并且,汉军在草原招兵时,牧民们也是积极响应的。

  大汉军中的蒙古人数量可也是不少!

  因为在现在的大汉,不管是对汉人蒙古人还是其他的少数民族来说,当兵都能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不管是汉军本身的高待遇,还是军属的优待,对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都是不可拒绝的诱惑。

  尤其是军属子弟一人免费入学,接受教育,甚至战死或伤残军士的家属参加科举还有加分。

  更使得参军这个选择,在大汉变成一项所有人都向往的事情。

  大汉也正是通过给参军者的高待遇,来保证汉军的战斗力!

  在刘易看来,这是非常值得的。

  军队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一架战争机器,军队的本质就是要把一个正常人,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机器。

  然后靠这架战争机器,来保证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军人所付出的一切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并不只是在军队中吃的苦受的累流的血,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更多的是军队对军人的改造,一个适应了军队生活,习惯了在战场上杀人的人,在退伍之后,很难适应正常的生活。

  用洋气点的话来讲,这叫战争创伤应激综合症!

  对军人正常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将会无法估计。

  他们付出了这么多,在军队中流血流汗,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搏杀,退役后还要经受战争创伤应激综合征的折磨。

  下半辈子的可能都要在折磨中渡过。

  朝廷和国家给这些人一些特权,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保家卫国者,自然该享受特权。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