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二章代差!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陆。

  于此同时,汉军战船也开始抵进,用火炮炮击港区,为汉军登陆部队扫平可能遇到的威胁。

  汉军在大员岛训练的专门用于雨林作战的热带雨林部队迅速登陆海港,并且展开阵型,构筑阵地。

  这些在大员岛训练了有些日子的热带雨林部队,兵员成分很复杂。

  大部分都是移民,这些移民有福建广东等人口密集区的汉人,也有云贵三省的苗族,瑶族壮族等少民。

  这些移民不论民族,在移民之后,全部都被分田分地,朝廷发放农具,并进行赋税减免扶持耕种。

  大汉朝廷对这些移民一视同仁,即使是少民的待遇也和汉人没有分别。

  移民们的生活较之移民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起码都能够填饱肚子,不会再发生饿死人的情况了。

  这便足够了!

  足够让移民们感念皇帝的恩德!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朝堂组建热带雨林部队时,少民们也是踊跃参军。

  一是希望报答皇帝的恩典,给皇帝当兵,二则是想要靠军功博取富贵改变命运。

  大汉立国这些年下来,军人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在朝堂上也是武将的力量稳稳的压制着文官。

  当下在大汉,改变命运有两种途径,一是读书科举,一是参军入伍。

  最终的结果都是能做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官。

  相比读书科举做官之后还得熬资历升迁,参军入伍更加直接,只要能够立下军功,便能够毫无阻碍的升迁。

  并且,军队士卒退伍之后,是被优先任命为地方基层官员的。

  再加上汉军士卒普遍的高待遇,高俸禄,使得在现在的大汉,参军入伍的热情度是很高的。

  不光是南边的苗族,瑶族,壮族等少民们都在积极入伍,就连北方被汉化的蒙古人,不服从满清的女真诸部也是蜂拥参军。

  为大汉扫平草原和辽东的深山,提供了不少的阻力。

  辽东的女真部落很多,大体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也就是建奴,还有为数不少的零散部落野人女真。

  海西女真被建奴吞并,没什么好说的,现在人家在满清那边,是高贵的八旗老爷,自然不会投降大汉,接受汉化。

  但是那些野人女真可就不一定了,说是野人女真,但也不完全是茹毛饮血的野人,也是有自己的文明的。

  由于这些野人女真反抗满清,在汉军收复辽东之后,便被迅速接纳,并且还十分强硬的在这些部落中推行汉化。

  不接受汉化的,下场通常都不是很美妙,大部分都去为了大汉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做贡献了。

  而积极参加入伍的,就是接受了汉化的那部分,这些女真人被改土归流编户齐民。

  被分田分地,分发了种子农具,大汉还在部落中派去基层官员监督和推广汉化,现在这些女真人已经和汉人没多少区别了。

  生活习惯,语言文字,都在向着汉人靠拢!

  当然,为了防止军中少民比例过高,发生唐朝安史之乱的事情。

  大汉军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一直都被的很紧,在征兵时,军中的少民比例也被控制的很严格。

  一支军队中,少民的比例不能超过十分之一,并且尽量将少民们打散到不同的编制中。

  如此一来,参军的少民必然被周边的袍泽同化。

  等这些他们退伍归家,便将会是最积极的汉化先锋,大汉在少民中的统治基础了。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