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九章旅顺的重要性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父亲以为我为何要大力整顿编练骑兵?曹变蛟一来我就任命他为一军主官?”

  刘易一副胸有成竹的说道。

  不光是因为对曹变蛟运用骑兵之能的信任,还有就是现在这一代信萨满的蒙古人,可不是成吉思汗那一代信长生天的蒙古人了。

  他们在草原上被建奴给揍的满头包,甚至是连自己的祖地都给丢了,被建奴撵着狼狈西迁,要说他们现在有多强,保留有多少实力。

  呵呵,那可真就是开笑了!

  历史上的崇祯六年蒙古人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在山西劫掠。

  那是因为山西的明军都被流寇给牵制住了手脚,双方激战正酣,压根就来不及去关注一波入寇劫掠的蒙古人。

  再加上入寇的蒙古人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所以才会出现崇祯六年蒙古入寇山西,如入无人之境的场面。

  但凡明军能够腾出手来,被建奴揍的损失惨重的蒙古人,也就不可能如此嚣张了。

  现在刘易有了提前有了防备,早早就开始安排预防蒙古人入寇,甚至是准备给入寇的蒙古人来一下狠的。

  蒙古人还想要入关劫掠,然后扬长而去?

  呵呵,怕不是在想屁吃!

  现下时间已经是六月底了,没多长时间就是立秋。

  立秋之后,到了八月估计也就可以开始秋收了,就算是现在是小冰河期,秋收比正常年份要迟些,那么最迟八月底也该秋收了,否则就要入冬了。

  等关内收完秋,蒙古人差不多也就该入寇了,毕竟这个时候粮食已经被从地里收了起来,存入了仓库。

  蒙古人入寇只需要去粮仓里搬就行,如果来早了的话,他们难不成还能自己下地收秋去?

  所以,蒙古人要入寇,时间大概也就是在收秋结束之后!

  也就还剩两个月的时间,看着不短,但刘易也该提前准备了!

  ……

  关外,旅顺城外。

  到了崇祯六年的时候,大明在辽东几乎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旅顺作为辽东的重要出海口之一,几乎就是现在明军在辽东的最后一座城。

  大明在旅顺分设南北二城,金州卫中左千户备御,平时驻军也就千余人左右。

  就算是这千余人都是辽东军,但依旧算不上城防严密,

  相较于辽东,由于辽西靠近京师,因此明朝在战略部署上一直重西轻东,尤其是到了崇祯六年明军在辽东的一系列坚城全部失守,辽东局势彻底败坏。

  辽东也就越发不被重视了!

  在加上旅顺仅是个莞尔小城,因此与辽西方向的宁远大战、松锦会战相比,辽东战场上旅顺争夺的过程谈不上太激烈。明

  清史料对此的记载都相对简略。如《明史》在崇祯本纪仅记载为:“六年秋七月甲辰,建奴取旅顺,总兵官黄龙死之。”

  而《清史稿》在皇太极的本纪中对此的记载为:“己卯,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