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3章 八十年代的货郎_四合院:何雨柱的阳光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大的特色,是交易的方式很特别;他们往往不单单收钱,还接受以物换物。

  比如一个鸡蛋可以换糖若干,一个酒瓶子可以换针若干!

  不过拨浪鼓货郎的这种交易方式,并不受大人们的喜欢;因为经常会有小孩子瞒着家长,拿家里的东西偷偷和拨浪鼓货郎交换玩具什么的。

  那时候小孩子偷家里的东西,还闹出过不少笑话来。

  比如我的一个堂哥,为了从拨浪鼓货郎手里换一个粗糙的铝制飞机模型,把家里的四个鸭蛋都偷拿出去了,拨浪鼓货郎还是不肯换给他。

  堂哥非常想要那个飞机模型,货郎又不肯的时候,他发现货郎还收鸭毛。

  于是堂哥把心一横,带着我们几个回家按住了他家的两只白鸭,拔了不少毛下来给货郎换飞机。

  后来堂哥不但如愿换到了飞机模型,还接连着吃了好几顿肉;先吃一顿“竹笋炒肉”,再吃点鸭肉,吃一顿“竹笋炒肉”,再吃点鸭肉.!

  因为那两只白鸭在拔毛时受到了太大的惊吓,没过两天就全部死掉了。

  二伯和伯母心疼两只白鸭的死,就打堂哥一顿,然后吃点鸭肉,吃完鸭肉又心白鸭,所以就再打一顿。

  如今科技进步大家买东西都流行网购了,拨浪鼓货郎自然也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只不过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有时候还是忍不怀念那段时光,那些人。

  毕竟,那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

  “货郎来了.货郎来了!”

  一人一声大喊,霎时间就会粘住一群灰头土脸的孩子把个货郎箱围得个水泄不通。,想要看看货郎有什么货物,货郎儿是那时山村里一道迷人的风景:一位淳厚朴实带着外地口音的中年汉子,两个特制的货郎箱里盛满各式各样的小百货,手里不停地摇着拨浪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吆喝出一句节奏感强、调子优美的广告词。

  五色糖、发卡、纽扣、彩色丝线、小皮球等,上面盖着一层玻璃做成的箱盖,让人一目了然;另一头是一个竹筐,筐里放着一些日杂用品以及收来的头发之类的东西。

  其实每个农场那个时候都有一个叫做代销点的商店,但货郎儿的行当却颇为盛行。

  究其原因,主要是货郎儿过早地将现代销售理念带进了偏僻闭塞的农村,开放搞活,才深受村民欢迎。

  货郎进村入户,体现了“送货上门”的现代经营理念。那时,生产队上的农活比较忙,上工收工都由队长决定,都有时间限制,不像现在那么自由。

  于是货郎儿就选择中午、傍晚时分在村头摆起摊点,吆喝叫卖,这样就不耽误妇女儿童上工上学了。

  更重要的是货郎儿总会带来上次一些妇女的叮嘱,比如她们急需的针头线脑,这种相当于现在期货交易的方式,十分讨得妇女儿童的欢心。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