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3章 君臣较量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举行天子耕藉礼,这是前所未有的大盛事,好上加好,吉上添吉!”

  “臣请求双礼前后举行!”

  李世民缓缓道,“耕藉礼荒废数百年,如今要重新恢复,便要搞的隆重盛大,时间紧迫,若要再举行太子加冠礼,只怕来不及也弄不好。”

  尚书右仆射,皇后的舅父许国公高士廉也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来的及,也完全能办好,臣愿意亲自督办筹备礼仪,一定能办好。”

  魏征这时也站出来,“陛下,可由左仆射房公负责筹备亲耕礼,而由右仆射高公筹备太子加冠礼,各部衙有司一起协助配合,分工合作,应是来的及。”

  一个个宰相都认为,二月大吉,适合太子加冠,十月,反而是凶月无吉时,不适合太子加冠,而且到十月,太子便已经满十三可称十四岁了。

  而依周礼,太子十二而冠,今年太子已年满十二,正好加冠。

  一时间,宰相们群相进谏,要求二礼共行,且要太子加冠礼在前,皇帝亲耕礼在后,接着举行皇后的亲蚕礼。

  三礼依次而行,接着就是今年的特科大比试。

  皇帝虽然再三找理由,可宰相们都咬着不放。

  遇到这么一群咬卵犟的宰相们,尤其是还难得的非常一致态度时,李世民也没办法了,本来以往,房玄龄肯定是始终领会皇帝意志的,更不用说大舅子长孙无忌就跟他肚里蛔虫一样,可这回。

  皇帝匆匆回京,挟着怒气跟宰相们斗气,这一回合明显输了。

  萧瑀、杨师道、温彦博等虽非宰相了,可态度却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既然要恢复古礼,那么加冠礼也是大礼不可偏废,太子刚好年满十二,正适合加冠,不能耽误。

  “朕认真思虑,觉得诸卿言之有理。”

  面对大臣们出奇的一致态度,李世民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居然难得的表示了妥协退让,秦琅看的也是大为佩服,这就是李世民的了得之处。

  心里虽有气,也不满,但他能权衡利弊,能够妥协低头,绝不是杨广那种刚愎自负,一条道走到黑的刚铁直男。

  “那就由左仆射负责亲耕大典筹备,右仆射负责太子加冠礼同。”

  萧瑀这时又再次上奏,称二月二十四大吉,适合太子加冠,而二月二十七日,也是大吉,适合亲耕礼。

  皇帝想通了,接下来廷议便进入了两个礼仪的具体商议中了。

  关于太子冠礼,李世民钦定由开府仪同三司李靖为皇太子主宾加冠,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赞冠,尚书右仆射司空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吏部尚书平章事长孙无忌、开府仪司三司骠骑大将军兵部尚书东宫詹事摄司空平章事秦琅三人负责分掌三冠,最后由侍中魏征宣敕戒。

  李世民本想让太尉秦琼来给承乾加冠,可秦琼今年都没进京人还在剑南松州,赶也来不及了,于是只好让另一位功勋巨大的代国公李靖为为承乾加冠,正好李靖虽得授世封地,但还未去封地。

  房玄龄上前,请皇帝为太子赐表字。

  师长辈赐加冠者表字,以后以字代名,同辈等相称字不称名,如李渊表字叔德,不过李渊当了皇帝后,为尊者讳,不但皇帝名字没人敢再叫,就是皇帝的字也没人敢叫了,因为没有谁身份能比皇帝尊贵了。

  李世民无字,因为他没行过冠礼,十六岁起就开始率军打仗,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统兵征战的秦王,甚至官居太尉了。

  秦琼表字叔宝,这说明当年秦家也是有士族传统,为他举行过加冠礼的,秦琅表字怀良,他也没举行过加冠礼,不过他因为入仕早,还不到加冠年龄,但因已入仕所以便提前取了表字,后来秦琅青云直上,也就如李世民一样,没有再去行加冠礼了。

  “高明!”

  皇帝沉吟许久,最后给承乾起了一个表字。

  皇太子承乾,表字高明!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