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41章 不抑兼并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庙,造成的是国家户籍人口的流失。而户籍对于朝廷来说,是征收税赋,管理人口的重要手段。

  没有了户籍,就没有了一切。

  虽说两税法后,地税改以田亩数征税,且官绅一体纳粮,但依然还不够完善。

  现在皇帝一张纸条,无疑就是要向这个问题开刀了。

  不抑兼并,佃户入籍,就是针对性的新政,说到底就是彻底废除到过去的均田法,以后朝廷不再均田授地,不再给百姓分田了,反正也无田可分。另一方面,也不再执行过去的限田令了。

  因为过去贵族官员甚至士人们享有免除课役的特权,拥有的田地过多,那朝廷税赋损失太大,承受不起。

  而现在,反正按田亩征税,因此不管田在地主手里,还是百姓手里,起码从税赋这块来讲,没什么区别。

  当然,如果不抑兼并,田地必然不断流向地主、官僚、贵族们的手里,百姓会不断的失地。

  因此,纸条上才有了后面四个字,佃户入籍。

  佃户入籍,意味着从此废除部曲制,失地的农民佃租地主土地后,仅仅只是租赁土地的关系,而再没有其它半点的人身依附控制关系,他们不再受地主的控制,租地交租,仅此而已。

  佃户们也一样能够登入户籍,享受身为大唐子民的各种权力利益保障,他们可以自由的流动,不再受地主的控制,既可以佃租几个地主的田,也可以在农闲时给别人帮工,也可以进城到做坊做事,甚至可以自己做点小买卖,四处贩卖。

  法律方面,也将享受与正常百姓一样的权益。

  房玄龄又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却只有四个字,土地契税。

  毫无疑问,这就是不抑兼并的后续政策了,房玄龄能猜到这个契税的意思,朝廷不再抑制土地买卖,土地制度彻底变更为私有制,允许买卖,但朝廷要在这土地买卖过程中,征收一笔契税,土地流转的越多,朝廷征的税越多,流转一次征一次。

  第三张纸条,写的却是主户客户。

  “诸位,大家议一议吧,先从第一张不抑兼并,佃户入籍开始。”

  土地制度,涉及到方方面面,堪称基本国策,是国家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处理不好,必然引发大动乱。

  面对着这么重要的议题,一众宰相都没急着发言。

  房玄龄目光扫了一圈,最后落到了魏征身上。

  “魏公新任侍中,就有请魏公先发表意见如何?”

  魏征点了点头。

  “我坚决反对,不抑兼并,土地必然最后都要被贵族官僚,地主商人们兼并,最终便是形成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两汉之时,汉朝廷一直在致力于打击豪强,控制兼并,为何如今我们却要主动放开控制,不抑兼并呢?”

  “如果此策推行,那么我大唐数千万百姓,将会有无数百姓失去土地。”

  “百姓是国家根本,百姓不稳,天下不稳!”

  魏征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反对。

  而新任中书令的王珪,却表示赞同。

  理由则是均田令确实已经推行不下去了,而朝廷已经改革两税法,若是能再把佃户入籍这个问题解决好,则不抑兼并,其实也不可怕。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