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3章 翼国公家的火耗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税制改革了,这个死了妻女的男人,今年的租减免了,瑶役不用担了庸不要交了,调也减了,要不然,租庸调会压死这个男人,他那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只怕也难以撑下去。

  最后,他把秦琅不多收佃户一粒租,还举办新米酒这件事情也记了下来。

  ·······

  接连几天,秦家都在忙着收租,不用派人去催,忙完夏收的佃户,都主动的过来交租。

  而秦家也依然天天炖肉蒸饼,以新米酒款待交租的佃户们。

  在秦家庄,地主和佃户的关系和睦无比,让承乾惊叹万分。

  他没有看到狡诈贪婪的地主,也没看到悲惨的佃户。

  佃户们都主动如实的上交了一半收成,没有人虚报少报,秦家也没为难大家。

  秦琅每天杀猪款待交租的佃户,甚至还让佃户们赊账购买猪崽回去养殖。

  在天空开始多云之后,秦家的佃基本上收完了,粮仓满满,热闹的新米酒也终于停止了。

  秦琅带着承乾,领着庄丁们推着粮车,运着粮食到三原县城交粮。

  秦家是三原县第一个来纳粮的。

  都是今年新打下来的麦子。

  秦琅有十多万亩地,但在三原县,他总共有五千多亩地,所以按今年的新税法,地在哪,就向哪交纳地税。

  亩纳二升。

  五千多亩,实际纳粮一百来石。

  数量其实并不多,相比于今年秦家入仓的七千多石粮食,这真是九牛一毛了,但相比起往年,这也算是额外的支出,毕竟以前秦家属于不课户,一粒粮都不用交的。

  县令刘审礼亲自带着户曹参军事过来收粮。

  户曹的胥吏们拿出斗一斗一斗的量,每斗都要先装的冒尖,然后胥吏再踢一脚。

  这震出的粮食,却跟秦家收租时不一样,这些粮归衙门所有,他们称之为火耗。

  承乾看的很不满意,想要出声,秦琅却眼神制止了他。

  这种事情,其实很寻常更是普遍,是地方官吏们的灰色收入。他们称之为火耗,实际上就是额外的一笔收入。

  这些粮食,最后会另入账本,成为县衙的小金库,上到县令下到衙役,都会有一份,或者说,本身就是地方衙门的财政来源之一。

  毕竟按现在朝廷的制度,一个县也就是那几个官和几个上吏属于国家编制,有正式俸禄的,而其它的大把胥役小吏们,其实只算是差役,是一种免费的差役,更别说俸禄什么的。

  可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一个衙门总得有个固定的班子办事,否则天天轮转,那谈何治理地方呢,但是这些胥役班子又没正式收入来源,自然只能靠手里的权力,弄点灰色收入了。

  也正因此,这种事甚至都成了公开的潜规则了,因此就算是秦琅这位翼国公来交粮,人家也照弄火耗不误。

  这种事情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天下的问题,所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