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0章 宣威西域国秦国舅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抓人,管你是什么突骑施部的还是葛逻禄部的又或是什么处月还是处密。

  也不要你投降归附,遇到了就打,击败了就俘虏,俘虏了就是奴隶,没有第二条路可言。

  大唐已经不需要他们的投降归顺了。

  “等回头,便搞个拍卖会,这次出征的兄弟们优先竞拍。”

  河中镇兵强马壮,防区也大,面临的局势也不太平,身后还有些西突厥残余势力,葱岭那边地理险要,也有许多山地部落,河中这里的粟特人也还妄想对抗朝廷,更别说南面是吐火罗和,西南是大食占据的波斯地区,更西面还有西逃的突厥人,以及在黑海一带游牧的可萨部。

  好在朝廷对河中镇十分重视,几年时间不断增加驻兵,如今达到六万多人,分领四大军镇。

  形成对河中地区强大的威慑力,但河中粟特诸国一日不灭干净了,那么河中镇的唐军也一日不能安稳,毕竟四大军镇处于这河中四边之地,中间反而尽是粟特诸城邦。

  六万多河中镇士兵虽然兵强马壮,可以威慑粟特人、吐火罗人甚至大食人,但生存压力也不小。

  朝廷会解决河中镇士兵们的军械装备,甚至部份衣物布匹,但是粮食这块,得由他们自己解决,甚至军费开支,也需要他们想办法解决大部份。

  几万士兵拖家带口移驻边疆,这就是几万个家庭,是二三十万的边军和其家眷,光靠自己种地能种多少?

  压力摆在那里,必须得自谋生路。

  秦俊这位国舅爷的办法倒也简单,抢、抓、产。

  抢自然就是抢西突厥人、抢粟特人,抢他们的城抢他们的部落抢他们的地抢他们的牲畜牛羊。

  抢了还要抓,抓到了就是自己俘虏,拿来发卖给自己的将士们,协助一起种地、放牧,甚至是办藩镇的手工业作坊,毕竟他们处于丝路要地上,条件还是很好的。

  现在大家都急需奴隶,最关键就是想多种点棉花。

  河中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种植棉花的条件非常好,这里产的棉花质量也非常的好。

  这些年来,棉花这东西,已经在大唐风靡开来,棉布也成为了一桩极受欢迎的民生物资,然后棉袄棉被棉鞋这些用棉花棉布加工成的生活物品,非常受欢迎,棉花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当年秦家率先在中原开始棉花种植,做棉纺加工,棉花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但始终是供不应求。

  虽说如今中原的棉布价格,已经从武德时比丝绸还贵的小众高端货,变成了普通大路货,但再怎么普通,仍还是需求量巨大的物资,甚至西域这边的棉花因品质好,一直都是高端货,价格高,不愁卖。

  反正现在分了这么多地,部份种粮食做口粮,再拿些卖给军队就够了,其余的地还是种棉花更划算。

  不过种棉花比种粮还要辛苦,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