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5章 自弃兵权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誊抄,再交给考官阅卷评分,最后武怀玉还要再核查一遍,最终还要衙试排名次······

  这套江州考选办法,真的比朝廷的科举还要严格了,

  通过资格考试初选出来的九百人,最终只取三十名举人。

  淘汰率也很高。

  这般严格考试,就是要纯粹的以才取士,这可是现在朝廷都做不到的,朝廷的科举,秀才、进士、明经、明书、明法、明算诸科,秀才科一年一两个,有时甚至一个不取,最难。

  进士有两等,一年也就取那么十来个,明经有四等,但加起来也才取二三十个,其它明算等几科,也都分两等,录取的不多,而且含金量不高,可每年就录取这么点人,

  却也不全是按才取士,而是考前就干谒投诗权贵,考前就凭才气、气声,以及家世,先在考官那里已经内定好名单了。

  真正考的好不好,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之所以有这样的科举,还是皇帝本就把科举取士,当做是朝廷取士的一个小补充而已,

  大唐取士仍还是以门荫为主的,

  贵族高官勋戚子弟,都可以门荫入仕,顶多是服色役累积年资,或是纳资代役累资,累积了年资就可以参加铨选授官。

  只有那些没有门荫资格的,才会想着走科举之路。

  但就算没门荫资格的,科举也主要是面向那些地方豪强庶族,或是贵族里的庶子等。

  所以从一开始这科举取士,就不是为了取才、公平去的。

  “怌玉这是不想要江州?”

  李世民站在龙舟船头捋须,

  张阿难拢着袖子,回了皇帝,“晋国公一向是反对分封内地的,”

  “难道朕还真把他封到那夷洲荒岛去?”李世民摇了摇头。

  这个头不能开,封武怀玉去夷州,那其它功臣们呢,要不要改封蛮荒,那皇弟皇子们呢,是不是也要改去边疆?

  那就非皇帝愿意了。

  “他护军府不要,那亲事、帐内两府总是要的嘛,”

  “晋国公说身为国公,本就有防阁,他官居一品,朝廷给防阁九十六人,足够多了。”

  皇帝想了想,

  “既然怀玉不想要护军府,也不想要亲事、帐内府,那就随他意吧。”

  江州统军府不改为护军府,则原来定的这一府开支,也不需要再由江州刺史出了。

  另外亲事帐内两府,武怀玉本来该有三百多人的,

  “纳资代课吧,品子服色役,充王公亲事帐内,也可以纳资代课,一人要纳资多少?”

  张阿难说,“月纳二百钱,”

  总之,一个品子需服色役,这也是累积当官资格,如果他不愿意服色役,也可出钱代替,反正一年也就两月,四百钱对他们而言算不得什么。

  武怀玉主动放弃亲事帐内两府,朝廷让那些品子折成钱交给他,总共三百三十四人,每月纳资代课钱折合六万六千八百文,

  一年下来有八百贯。

  这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当然,对于一位世封国公来说,这其实不算啥。

  放弃三百多人的侍卫,换一年八百贯补贴。

  朝廷肯定不会亏,毕竟这笔八百贯的钱,完全可以从江州分到的那笔税赋里出,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李世民捋须,

  或许其它世封功臣刺史们,也可以沿用武怀玉此例,不置护军府,也不置亲事、帐内府,直接把亲事帐内纳资代课钱折给封臣们。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