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1章 心疼阿郎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能吃饱了,年年都能留余口粮,就算青黄不接的时候,也不用再怕挨饿,不用借高利的粮和钱了,”

  老汉说以前饿怕了,现在大家都会攒些粮,他村子上,基本上家家都攒了有一年的粮,有些还攒的更多,

  就算再遇到个什么饥荒灾害,哪怕一两季没收成,都不用慌了。

  这几年粮价确实一直很低,但另一方面天下安稳,百姓确实还不富,但起码稳了,

  在老汉这样经历过那些动荡和饥饿的老人看来,现在的贞观,真是盛世。

  而武怀玉在他们心中,地位很高,因为这位年轻的武相,带来了那些填饱大家肚子的祥瑞粮食,也帮助圣人推出了两税法等减负的新政仁政,

  能吃饱饭,那才叫盛世,至于什么开疆拓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那些过于遥远了,

  他们甚至心底还畏惧和反对打仗,反对开疆呢,

  在多数麦谷亩产才一石的时代,红薯亩产能达到十石,这玩意虽不如谷麦值钱,但对小民来说填肚子充口粮却是好东西,也能喂养鸡猪等补充家用。

  老汉可惜只有二十亩地,其余的地是佃种的,要交租。

  “朝廷现在大力开发岭南,如果愿意移民岭南,一丁可授田百亩,中男和女丁都能授五十亩地,而且有几年免租赋,那边可以垦荒的地也多,开垦的荒地登记后就是自己的永业田,老汉你家七口人,有没有想过移民岭南呢?”

  老汉对岭南的分田政策似乎有些羡慕,但最终仍还是摇了摇头。

  “从没有去过岭南,那么遥远,不敢去。”

  怀玉倒也不意外,就算放到后世时,天山兵团招人,分田分地甚至还给安家费和分房子,但真正愿意过去落户的也不多,还有好些人过去了后,很快又走了。

  而在这个时代,多数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百里外,

  县都不会出,更别说出州,

  岭南,那确实好像天涯海角。

  跟老汉聊了会,最后武怀玉还是让他收下了那二百个钱,

  那三分地玉米,武怀玉他们一家子也只采了百来根棒子,最后却并没有带走,都是老玉米,也不适合直接蒸煮着吃,今天其实还是为了玩。

  回到营地,一家子还兴奋着呢,

  怀玉干脆让人去取了肉蔬过来,带着妻妾儿女一起自己动手,很有野炊的乐趣,

  怀玉是主厨,妻妾们是帮手,而那些四五岁,甚至一两岁的儿女们,就纯粹是帮倒忙了。

  可最高兴的就是这些孩子们,

  樊玄符与李清她们揉面擀面做面条,武怀玉则切肉串肉做烧烤,

  大锅煮烂肉蔬菜面条,再配上烤肉小串,

  晚秋夕阳下,

  一家子在红霞下吃的很开心,

  孩子们吃完后,仍不知疲倦,在夕阳下的营地里奔跑嬉戏着,

  怀玉吃的很饱,烧水泡茶,躺在椅中,吹拂着晚风,感觉无比的温馨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