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3章 武阀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举在即。

  武家门口,仍是每天有无数来干谒投诗的士子们,都想把自己的文章投给武相公,若是能得到武相公赏识,那就一飞冲天了。

  君不见李义府、上官仪他们现在都已经年纪轻轻便平步青云?

  李义府监察御史巡按河东,风头正劲,上官仪入秘书省为官,更是深得圣人赏识。

  只不过武怀玉对于这些满怀热情的士子们,却没什么功夫看那些干谒诗,实在是献诗的士子太多,每天收的诗要拿筐装上好多筐,武怀玉若每个的都看,真的是啥也不用干了。

  他也只能让门子收下,然后送到他的幕客那里,先让他们看,有比较好的再整理出来,

  最后幕客们一起评选,每天选出十份最好,加上评语送到他那,他有空了便看一看。

  不过就算是这样,武怀玉也并不会轻易的就给某个士子推荐给考官。

  现在想投在武怀玉门下的士子很多,

  但越是如此,武怀玉也越不会再轻易的收人,

  既得看才华,还得看人品,位置越高,越得小心,否则若是收了个白眼狼,那能力越强,背刺时伤害越大。

  如今的科举,一年一科,

  秀才科太难,一般官员也不敢随便举荐人参考,所以有时两三年开一科,一次可能就录一两个,有跟没一样。

  倒是明经和进士科年年取士,甚至明经分四等,进士分两等,但一年也都是只录个十来人,

  其余明书明法明律明算甚至明医等这些,都属于专科,录取了也不过是做吏,

  真正比较有前途的还是明经和进士,其中进士因为只有两等,录的人更少,所以更难考。

  怀玉觉得现在这种科举考试制度,还是过于简单了些,国家不够重视,一来录取的人少,二来取士也不全是凭能力,主要还是靠关系,考试既不糊名抄誊,甚至勋戚权贵打声招呼,就能场外提前定取。

  相比之下,明清时那种层层考试筛选,三年才一科,只选进士的这种模式,倒是更公平一些。

  不过如今大唐取士,以门荫为主,推举为次,至于说科举,纯粹就是点补充,一年那么点人,简直可有可无。

  甚至这点机会,还主要被士族子弟抢走了,寒门子弟机会很少。

  马周有次跟怀玉喝茶,谈到科举,就觉得不够公平。

  武怀玉也知道不公平,但朝廷开科举士,本就不是冲着公平去的,否则就不会是以门荫取士为主了。

  为何魏晋以来有门阀世家?

  说白了就是这种以门第为出身为主造成的,贵族官员子弟,直接就有资格做官,这必然就使的世袭,

  武怀玉的长子才三岁多点,现在都已经一路加封为三原县侯了。

  几乎一年晋一级,从县男到县子再到县伯、县侯。

  其它这种情况在顶级勋戚家族并不稀奇,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程咬金、武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