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里的地。

  “如今正常娶一个樊川良家女子,一般是十几石稻子,差不多一岁一石,最多十五六石做彩礼,但在饥荒的时候,可能一两斗稻子就能领回来个媳妇了,”

  武怀玉把郑老汉的二女儿收到上武堡做使女,包吃住还一月给五斗粮,那真是极高的待遇了,就如郑老汉一月两石粮的高工资是一样的。

  人家一个青壮长工,一年才十石粮,加两身衣服而已,那十石粮甚至还有麦有粟,不全是麦。

  郑老汉当年逃荒,给地主家做长工,第一年甚至包吃住外仅一套衣裳,加上两石粮而已,可都已经很满足了。

  上下武堡都打出了米麦每石三十六钱的价格,而且是上门收粮,最重要的是武家收粮的斗,可不是一般地主家收租的那大斗。

  地主收租用的一般是市斗,也称民斗,武家现在收粮用的却是官斗,也叫仓斗。

  市斗要比仓斗大,民间市斗各地也是不尽相同大小,并不统一,有的一市斗比仓斗要大二三升的,有的大一二升。

  相比之下,朝廷的官斗,尤其是常平仓的仓斗,就是相对统一且标准的。

  地主们收租时用大斗收租,借出粮食时又往往是用官斗出,

  小斗出,大斗进,一进一出又剥削百姓不少。

  武家收粮用的仓斗,上面甚至还是从常平仓买来的斗,上面还盖着常平仓的大印和雕刻记号的。

  “殿下跟我一起下风去收粮不?”

  “好啊,塬上塬下的都转转,”承乾倒是不嫌苦累,反而觉得挺兴奋,这些天乡下的日子虽苦虽累,但跟以前在宫里读书学经,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甚至打猎都不及的这么深刻。

  一早,武家收粮的管事,便带着车马还有庄丁伙计们喂好了马套好了车,准备好了斗。

  怀玉和承乾吃过早饭,便去收粮。

  先去神禾塬上收麦子,

  塬上的麦子收的早,不过神禾塬虽是平台塬,但上下塬路也不太好走,以往不少粮商收粮,都是派伙计到塬上村子里打招呼,然后村民自己把粮或车拉或骡驮或人挑下塬来交易。

  武家现在主动上塬来收粮。

  伙计已经提前打好了招呼,价格也都说的清楚,人马一上来,立马引的许多村民过来。

  “各位乡亲,咱是武少保家的,收粮价格比朝廷常平仓一石还要高一钱,比其它粮商一石更要高六钱咧,而且咱家用的是常平仓的官斗,上面还有官印呢,”

  “现结粮钱,量完就给钱,”

  伙计这话喊出,百姓纷纷回家去背粮来卖。

  丰收年,粮价却低,可再低百姓也还是得卖粮,不卖粮还不了饥荒欠债,不卖粮连点针线锄头都添不上,

  除了妇人织的绢布能卖点钱,也就剩下这点粮了,

  虽然多数佃户们交了租后,这粮也没剩下多少,可现在好歹还有红薯土豆这些,夏季收的麦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