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0章 圣太子和他的贤良师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0章圣太子和他的贤良师

  皇帝巡视东宫。

  随口检查太子功课,“最近在读什么书?”

  承乾认真的道,“老师武少保教我的韩非子·主道,”

  这让李世民有点意外,武怀玉人在幽州,怎么还能教太子功课,而且据他所知,以前武怀玉基本上不给太子他们讲什么正经课的。

  “哦,那你跟父皇说说看,你学到了什么?主道讲的是什么?”

  “回父皇,主道讲的是为君之道,强调王者要虚静以待,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老师说要做到虚静,王者必须去想去意,即没有自己固定的想法和意愿,所以韩非子强调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李世民捋着虬髯,有点惊讶的看着太子。

  嫡长子好像又长高了一些。

  “你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吗?”

  “老师说君王的意欲表露于外,为臣者便能因而谋取私利,君王便不可能看清楚为臣者的真实情况和其本意,故不能让为臣者得知君主所思所欲。

  反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以断事,故君不穷不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者则君有其贤,有过者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

  “你自己的理解呢?”李世民打断他。

  “儿臣听说两汉宦官擅权,宦官如闻皇帝将用某人,必先卖之以为已功。闻皇帝将行某事也,必先泄之以张其势。人望日归,威权日重,而内官之祸由此起矣。

  又有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妬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

  燕王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

  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姿也。”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

  “儿臣认为为君者得让人捉摸不透,不能让臣子猜测出心思,否则必有人因此投其所爱。

  更得严禁泄露禁中语,天子一言一行,不得轻易泄露半分,尤其是身边近侍宫人等。

  臣听说已故裴公,历六朝经八帝,在隋被称为奸佞,在我大唐却被评为贤良,裴矩还是裴矩,但隋炀帝昏君听不得忠直、真话,裴矩便只说好听的,甚至说假话媚君,而在我朝,太上皇与圣人皆明君,他不敢欺瞒,便能尽忠言······”

  “君王要想不被臣子欺瞒,就得掩其情、匿其端,否则得到的并不是臣下真正的想法,而仅仅是附和皇帝的谎言。”

  “决策之时,君王更应当先隐藏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才能多谋善断,谨慎、耐心、多思,集思广益,最后做出决断,才是最好的。”

  这些话出自太子承乾之口,李世民心里很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