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 二年夏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长安卖的比一般的丝绸贵的多,是跟那些锦绣等高端丝织品并列的奢侈品。

  高昌细白叠,万钱一匹。

  一匹棉布也就能做两件衣服。

  要知道兼当钱用的素绢,现在一匹才二百钱,那可是丝绸,这棉布一匹相当于五十匹绢,都能买上两匹普通的草马。

  真是矿泉水瓶装茅台,低调的奢华啊。

  武家的女人们人人换了一身棉布,还都是素色的,要说这种细白叠除了吸汗,还真没太多胜过丝绸的地方。

  还易皱。

  见识到棉布的奢侈后,武怀玉还特意的去调查了一番如今的棉花,发现大唐基本上没有棉花种植,只有宫廷和贵族之家的花园里会种一点,那是观赏棉花的。

  在岭南和南中的一些地方,倒是有种棉花,但跟高昌那边的西域棉花品种不同。

  唐人不种棉花的原因倒也简单,这玩意产量不高,而且对气候等要求倒不少,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就算种出来,但加工太过复杂,效率非常低下,尤其是脱籽这关。

  高昌棉布为什么卖的那么贵,主要就是在加工的成本上了。

  几乎都是纯手工。

  所以高昌的白叠布,基本上都是纺织后运到中原来,卖给贵族们的,或者是充当贡品。

  这玩意高昌的百姓自己都穿不起。

  武怀玉现在花园里也种了些棉花,他打算好好研究下,他记得好像到了宋代时,中原的棉花种植和纺织工艺都提上来了,棉布也就没那么稀奇了。

  要是武家现在研究出点棉纺的黑科技出来,武家搞点棉花种植、纺织,那岂不是大赚。

  “二郎你不会就穿这身紫袍玉带去庄子夏收吧?”

  陈润娘笑着道,“二郎虽贵为宰相了,但夏收开镰收麦,这第一镰刀还得你来割的,”

  夏收是件很隆重的事情,必须重视。

  不但得全家男少老少下地,男的割麦女的拾穗,还得准备好肉好菜招待好收麦的庄丁麦客。

  必须得抢抓时间,万一耽误了好天气,雨水一落,到时麦子在地里或穗上发芽,可就全白瞎了。

  武家的庄子平时以庄奴耕种为主,也会雇佣点长工,但到了抢收季节,人手是不够的,必须得再雇佣短工,尤其是雇佣那些成群结队扫荡关中的麦客们,他们都是专业的麦客,一把镰刀,从北到南,走到哪就干到哪,辛苦的干上一季,多少能赚点辛苦钱。

  这些麦客们虽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来割麦,但如果哪家地主小气苛刻,那明年大家可能都不给他割,或者就没那么下死力。

  “咱家各庄子上也都已经准备杀猪宰羊杀鸡杀鸭,咱们赶紧吧。”

  武怀玉其实不太喜欢这种装样子,又不是小地主,得样样亲力亲为,武家十几万亩地,虽然大多是在边疆,京畿地也就几千亩。

  可也是分成大小十几个庄子,各有庄头管事们打理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