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桃园之盟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年轻却极有本事,能文能武,既能征战边疆,也能治边安民,甚至有很了得的经济理财本事。

  就算他在贵族官员中名声也是这样毁誉参半,攻击他的除了羡慕妒忌,主要还是因为武怀玉如今的一些政策主张,让他们吃亏受损,诸如全面推行义仓粮,亩纳二升,这就让许多贵族官员觉得吃了大亏,一年多交许多粮食。

  而公廨钱取消,也让很多人攻击,甚至因为朝廷在武怀玉的建议下,出台了关于借贷的新规,规定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违者没之。

  而且规定,允许借麦粟就还麦粟,借钱帛就还钱帛,不许债主随意粮折钱,钱折米的从中再套利。

  这条规定,就是给借贷划了一条红线。

  就是超过六分息,那就是高利贷,属于违法,而且借款利息就算时间久,但利息最多也不能超过本金一倍。

  同时,不能复利收息。

  虽然说这种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有总比没有强。

  六分息这条线,依然还比较高,但总比之前强多了,之前公廨钱都到八分月利了,更别说民间私贷。

  其实武怀玉开始是建议月利四分划红线的,但最后朝廷还是只定了六分。

  虽然很多官员认为,民间私人借贷,那是双方自己的事情,但这种事没有个底线,那就会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最终还是朝廷承担。

  不管怎么说,这条政策的出台,确实影响到了许多放贷者,尤其是那些大寺庙大贵族大地主们,因为他们是放贷的主力,借粮借钱,息两倍三倍的都多的是。

  这里面的利益极大,水极深。

  武怀玉的提议,对国家对社会来说,当然是积极的,可对他们来说,以后要少赚很多钱,哪怕用其它办法,毕竟是在钻漏洞,有法律风险了。

  转息为本,虚立借贷文约,入罪。

  同时,对债务清偿,强调官为索理,禁止私自强牵债务人财物和以身代当。

  甚至超过十贯以上的债务契约,都必须在官方登记换契存档。

  种种新规,都还是为了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保护底层百姓的利益。

  李世民都很清楚的认识到,隋王朝崩灭之时,天下的财富并没有减少多少,而是转移聚集到了更少数的贵族豪强的手中,底层的百姓太穷了,饥不果腹,加上征辽、灾荒做为引子,于是天下大乱。

  土地兼并向来是王朝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土地兼并,其实也只是天下贫富两极分化的一个具体表现而已。

  历代王朝崩溃,本质上都是贫富的两极巨大分化,最终财富大都集中到贵族官员士族豪强地主等少数人手里,普通百姓没有半点基本保障,最终就崩了。

  所以李世民也认为,要想天下长治久安,最起码得让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