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两地以往的档案,这个数字是不会错的。

  “可惜地虽不少,但干旱缺少,水浇地极少,八成的地都是靠天吃饭,全靠降雨,没有水渠可引水灌溉,以往这里种的也是谷子、糜子、荞麦为主,几乎不种麦子,”

  张承德指着他们面前的这片地方,“这里前朝时叫青山乡,官府记载有耕地十万亩,有地面沟泉二十一处,但水浇地只有不到两万亩。

  草场倒是有五万多顷,林地也有三万多顷。”

  干旱少雨,沙大风多,冬长夏短,春迟秋早。

  大部份的地,亩产只有几十斤。

  军营选的这处地方,叫月泉,因有一汪如新月般的泉水湖,周边还有两万来亩地,其中有几千亩沿沟泉的地可引水灌溉。

  以往这里还是比较兴盛的,可也在战争中残破,剩下的人还被梁师都给强制迁走了,留下了那些地。

  甚至有的地里还已经翻耕过了,有的还已经播下了种子。

  只是堡寨被放火烧了。

  怀玉将一个团驻扎于此。

  二百人,两万亩地,甚至还有几千亩水浇地,地多的他们都屯垦不过来。

  豆卢怀让建议是将一万亩地划给盐州镇边军青山团,相当于按每兵五十亩屯田。

  剩下一万多亩,镇兵也屯种不过来,便收为官田,部份做公廨田、职田、学田等,其余的则拿出招租商屯,或是直接出售。

  虽说这些地本来是有主的,但许多原主在战争里家破人亡了,其余的则被梁师都迁走了,所以理论上这些地现在是无主之地。

  做为长城内的地,还是有些价值的。

  豆卢怀让对这些地可是很不客气的,整个盐州有五万多顷地,哪怕多数是产量很低的旱地,但毕竟是能出粮食的。

  盐州有盐,以后还要驻军,对粮食需要是很大的,这里产出的粮食可以直接卖给盐池,搞商屯很有前景。

  这家伙打算把一大批地拿出来发卖,其实就是变相的趁机占地。

  他们完全可以把其中的好地、水浇地拿出‘卖’,眼下这里地多人少,所以可以较低价格买下。

  买下来后,搞商屯,雇人来种,或是蓄奴来种,产出就近给盐池,然后换盐换马贩卖,绝对利润不小。

  一团镇兵,屯田一万亩,看似很多。

  不过这里的地干旱少雨,亩产也只有半石左右,还得是没灾的时候,五十亩其实也就二十五石收成,还没除去种子。

  一个边军一年口粮十二石,春冬衣七匹。

  这个口粮其实是有点饷钱养家的意思,军营里一般是日给粮二升,一年也就七石二,边军戍值是比较辛苦的,所以本来没粮饷的府兵,一年也会有十二石口粮。

  一人五十亩,倒不用担心种不过来,毕竟不是江南的精耕细作,这里的条件也精耕细作不了,就是广种薄放,很粗放式的耕种,甚至可能还要轮耕间作。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