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3章 大官人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的送了两菜。

  怀玉也不客气,掏出随身的大马士革小刀,羊头上划几刀,然后羊肉就剥了下来,手撕成一条条的,再把老板娘赠送的一小碟青盐,撒上一点。

  抓起一条羊头肉送入嘴中,还真别说,一点不膻也不腥,还热乎的羊肉散发着极好闻的肉香味。

  “好吃,你这手艺不错,我来灵州这么久,发现还是你这摊子上的手艺好,朴实无华,味道纯真。”

  妇人得了夸赞,也很是高兴,连羊肉臊子都多打了一些。

  刘绪更是连连称赞,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剁荞面了。

  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在我们朔方,种的最多的就是荞麦,我们这里的女子,打小就开始跟娘学剁面,都是一样手艺,”

  朔方的荞麦,感觉就是比关中的好吃一点,就好比这同州的羊就比雍州的羊好吃一样。

  连出身名门的韦思仁,虽然一直嫌弃这摊子简陋,可再次吃这路边摊,也是吃的很痛快。

  怀玉照旧跟妇人闲聊,询问起她家春耕的情况。

  妇人说家里地不多,弄的差不多了。她家主要是种荞麦,荞麦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的作物,只要在结霜前成熟收割就行,春种夏种秋种都行,生长周期较短。

  早熟的只要五十来天,一般的也不超过三个月。虽说一年可两季,但需水需肥较多,所以在陕北地区,一般都是种一季。

  刘氏家的荞麦每年大约都是三月初左右播种,雨水足天气好。开春后先把地整好,自家的地弄完了,还要给地主家弄。

  她们自家没多少地,主要还是靠佃种地主家的田,佃了地主家的地,除了要分成交租外,每年还得给地主家做些免费工,甚至自家养的鸡等,每年也是要上交一些的。

  如果缺牛少犁,可以向地主借,也要从收成里扣租。

  虽说刘氏一家属于半自耕农,是朝廷编户良民,但他们依然被地主束缚着。

  种地养羊摆摊,一大家子想办法多种地多赚钱,但其实一年到头也就勉强混过温饱。

  怀玉问了下,发现刘氏她们家在她们庄还算好的,许多人还不如她们家,自有地更少,佃的更多,甚至缺少摆摊这样的活钱收入,过的更艰难。

  这里虽算富裕,可毕竟边境上,朔方的梁师都,河套的突厥,时不时来袭,甚至还有许多马贼草寇,一不小心就有家破人亡的风险。

  边州的地很便宜,可穷人们依然很难拥有自己的地。

  可这毕竟是家,是根,他们又能去哪。

  只能一次次重建家园,在那土地年夏一年的播下希望的种子。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如今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突厥人和梁师都,梁师都一日不灭,突厥一日臣服,那么这片土地表面的繁华之下,始终难掩危机,尤其是对普通百姓们来说。

  或许复杂的边境形势,让以前灵州延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