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祥瑞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京畿雍州开始,然后是关内道,接着陇右,然后河南、河东、山南等各道陆续推开。

  一边省州并县,一边裁撤分流安置官吏。

  “老成谋国之言。”房玄龄称赞。

  李世民也是觉得很意外,武怀玉这个建议还真是很及时也很有见识。

  “武德元年,朝廷以雍州析置石门,三年以石门、温秀置泉州,后又更温秀为云阳,又更名池阳,再析置三原,”杜如晦也觉得确实变更频繁,且州县所辖地方、人口较少。

  “那就废北泉州,石门、温秀、池阳、三原并为一县,县复名三原,升为畿县,县令为正六品上。”

  唐初,县有京、畿、上、中、下五等分,品级各不相同,长安、万年两京县令是正五品,而下县令却是从七品,相差很大。

  李世民看着武怀玉许久。

  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你愿不愿意去做这个三原县令?”

  武怀玉愣住,他现在是太子旅贲军的郊城府正五品统军啊,去当正六品县令?

  官越当越小?

  不过他现在本品仅是正七品上的朝请郎,去当正六品上的畿县令,倒也还真说不是上官越当越小,这跟许敬宗从通事舍人贬为浔阳县丞不一样。

  京畿县令,本就不是普通县令可比的。

  “陛下,臣家就在三原县,去三原做县令,不符合官员异地任职的回避规定。”武怀玉想了想如此回答。

  朝廷任官,也有许多回避制度的,比如说一般情况下不得在本地为官,要回避本籍,亲属也要回避,不得同地、同衙为官。如遇及,官小者回避,后到者回避,回避调离另任。

  “你家原籍并州文水,并非三原。”李世民如此道,他提出让武怀玉做三原县令,还真不是要贬他官,而是器重他。武怀玉年轻,有本事,甚至还很有见识,这在他看来难能可贵。

  但是比较年轻,而且有时不免有些浮浪。

  李世民想着让他到三原做县令,到下面静下心做几件实事,弄点踏实功绩出来,以后路自然更宽广。他现在虽是正三品的统军,但其差事仍是在北门押领禁卫,

  这样的差事当做是个资历就行,有机会下去锻炼锻炼更好。

  可武怀玉居然不领情。

  朽木不可雕也,李世民有点失望。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不由的默默摇头。

  “我举荐我阿爷出任三原县令,”谁知道,下一刻武怀玉非常不要脸的举贤不避亲,当面推举他爹去当三原县令。

  武士恪现任正七品神机坊署令。

  武怀玉倒是真为他爹着想,想让他爹再连升四级。

  李世民都不由的气笑了。

  房杜几人也一起笑,一边一直没开口的紫袍马周,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脑袋。

  “陛下,我阿耶虽然六十一了,以前也一直是在军伍之中,但是,人生履历丰富,出身底层,了解民生,知晓百姓疾苦,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