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章 水殿龙舟,帝王迷思_重生成慕容复:这次我是主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水殿龙舟,帝王迷思

  碧波千里,青山衔黛。艳阳天里,江南的湖光山色徐徐后退。

  慕容复等人乘坐的是一条五丈长的大船,约等于这个时代的豪华游轮,因此足足花了几百两银子才租下。

  船舱很大,除了仆役,同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房间。

  已经两天了,慕容复还在回味那天夜晚,王语嫣的缱绻青丝,似水柔情。

  他轻叹一声。

  难怪古话常说温柔乡乃英雄冢。真正的英雄尚且得在美人海棠春睡、梨花带雨的娇态下败阵,何况自己这个假英雄,照这样的话,自己的武功应当属于古墓派的路数。

  他自嘲地笑笑,自己当真跟胸怀大志四个字没什么关系,硬要往这方面靠的话,自己更像是一头骡子,被一条名为命运的鞭子驱赶着,不得不往前走。

  离开前他特地吩咐邓百川,让其留意一下能不能收购一下姑苏附近存在的矿山之类的资产。

  邓百川大为震惊。

  结果就是那道被语文老师称为送分题的诗词鉴赏题,慕容复一分没拿到。

  虽然后来某位愤青也闹明白粟和米不一回事,自个儿吃鸭蛋也是应该的。

  就算自己杀了赵佶,又能怎样?一个艺术家死在自己剑下,还会有无数个木匠、花鸟匠、修仙者坐上那个宝座,用自己花样百出的方式为各自的时代带来无尽的痛苦。

  按照大宋某些高人的理论,第三产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个国度只有第三产业的占比越大,才能兴旺发达,国富民强。甚至个别走火入魔的高人提出放弃农业,全部粮食依靠进口的高论,全民投入第三产业。

  不过这六百年,几十代人下来,体内所谓的鲜卑血脉还剩下多少?

  如今,这条河流过了几百年,依然是大宋帝国的生命线,承担着往帝国心脏,东京汴梁运输漕粮的任务。

  如今慕容复等人所在的水面便是那条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如今叫汴河,一条教科书里导致了隋朝灭亡的河。

  不是说慕容家拿不出这笔银子,而是因为慕容家此前经营的一直是客栈、茶楼、钱庄、田庄之类的资产,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主要经营范围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好吧,那就关隘,越过雁门关、娘子关、大散关,各种被称为山河锁钥的关隘,用他们的铁蹄,踏碎这所谓的锦绣盛世,花花江山。

  以前,慕容复读到李绅假模假式同情农民的《悯农》一诗,开篇一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让慕容复冷笑连连,直言,这作者一看就没有种过地,一颗稻穗撑死了不会超过五百颗子,这还是现代的稻种都是经过了优选优育的情况,放古代只会更低。而且稻子不是春种秋收,是春种夏收,种两季,如果真的能像作者写的那样那就真的没有农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