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大市场_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大市场

  总的来说,这次出行一周,还算满意。

  首次来华中重镇,周围的乡土人情,也大致了解了。

  和北方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和东南沿海,西南风土也大相径庭。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金尚倒是觉得本地人的性格,和豫西、三秦、川北等地有点类似,爽朗且不拘小节,知大义且顾全小节,容易意气用事,好面子,知晓其性情后,特别好拿捏,可一旦闹起别扭,就很不好哄了。

  这样的作风,在时下的经济氛围中,很难诞生出真正顶尖的企业家和大富翁,可是,起步阶段很容易得到乡人提携,抱团取暖,异地打拼的成功率很高。

  不止是在京城,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东南亚一带,金尚也听说过一些鄂北老乡在当地建的“纺织镇”,“制鞋城”,“成衣一条街”之类地方,但凡有哪个同乡在外地站稳脚跟,准备做大做强,就会带上家里的一票穷亲戚一起去打拼,然后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规模。

  这样的模式,好处显而易见,迈出第一步,积累第一桶金相对轻松,可坏处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很难转型为现代化的大型公司。

  上至财务人事,下到门岗大爷,都是拐着弯的亲戚,很容易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而抱团内斗,山头林立,精力都浪费在内耗上了,什么开拓业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无从谈起了,老板天天平衡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再创辉煌?

  吃过晚饭,外面蚊虫肆虐,金尚陪着李乐平在顶楼阳台纳凉,点上两盘蚊香,夜风徐徐,倒也不觉得燥热,反而有一股难得的惬意感。

  一老一少从本地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历史文化,一直聊到经济发展,施政举措,得失利弊等。

  国家大事,古今中外,李乐平的兴趣一点都不少,可见平日和村里的小老头也没少瞎侃。

  月上中天,看着时间也不早了,李乐平才停下了兴致勃勃的话。

  “小金,明早就走吧?”

  “嗯!吃了早餐就出发,上午有时间,去汉阳逛逛,下午去看看本地的旗舰店,买下来有一段时间了,还没仔细看过,这次是个好机会……”

  下次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正事要紧,就不多留你了。萱萱也说了,最近公司发展到了紧要关头,几千万上亿的投入,确实得盯着点。”

  李乐平脸色稍微肃穆了一点,

  “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不需要听人劝。但是,聪明不代表人性的选择就一定会对,如果事有不协,该认输,还是得认,沉没成本再高,错了就不要执迷不悟。”

  “嗯!我明白!年轻,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这就对了!几千万上亿的投入,成了肯定不得了,败了,一般人家肯定是一辈子无望翻

  请收藏:https://m.lw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